
超3亿!国资药企将拿下这家公司

3.02亿元,中国医药再次出手收购。
中国医药3.02亿收购金穗科技,拓展大健康电商布局
5月13日,中国医药发布公告,拟3.02亿元收购新兴集团所持金穗科技100%股权。完成收购后,金穗科技将成为中国医药全资子公司。
中国医药是通用技术集团下7家上市公司之一,此次交易为关联交易,新兴集团系中国医药控股股东通用技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并持有金穗科技100%股权,新兴集团与中国医药构成同一控制下的关联关系。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医药行业并购重组,如证监会“并购六条”等,旨在提升行业集中度等。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变得频繁,主要是因为这一并购谈判更高效,信息不对称较少,并且通常在产业链上互补。
本次收购也是如此,金穗科技是一家主营业务为电商运营服务的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其核心业务为飞利浦个人健康消费等产品的品牌授权经销;业务模式主要为授权经销商模式和电商代运营模式两种,并具备医疗器械、食品销售及进出口贸易等经营资质。
但因飞利浦业务整合及产品结构调整,近年来金穗科技收入有所下滑,当前正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推进业务品类的拓展与升级。截至2025年3月31日,金穗科技未经审计合并口径资产总额为8.9亿元,净资产为2.25亿元;1-3月实现营业收入2.64亿元,净利润624.26万元。
金穗科技(合并口径)近年及基准日资产负债及经营情况表
不过,中国医药还是给出了不菲的收购金额(3.02亿元),相当于其2024年净利润(5.35亿元)的56.45%。根据公告,以2024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金穗科技股东权益账面价值1.85亿元,评估值达3.02亿元,较母公司口径净资产评估增值1.17亿元,增值率62.97%。较合并口径归母净资产评估增值1.16亿元,增值率62.72%。
从年报看,尽管中国医药在科技创新、国际业务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财务表现不容乐观,转型压力不小。2024年中国医药营收341.48亿元,同比下降12.04%;净利润5.35亿元,同比下降48.91%。
业绩承压之下,中国医药大手笔收购主要是为了拓展大健康电商业务,推动自身实现从医药企业到医药健康企业的转型。如果收购完成,中国医药将围绕其总体发展战略,利用金穗科技自身的运营经验,加强在搭建电商运营平台、拓宽产品管线、创新营销策略、树立品牌形象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中国医药对大健康电商业务的拓展早就有迹可循,其在2024年年报中称,将创新突破健康产业,明确大健康及电商重要战略赛道,梳理整合体系内电商业务资源,实施大健康及电商业务一体化战略统筹与线上、线下多渠道协同发展。
当前医药电商市场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7年中国医药电商行业交易规模将达到约7257亿元,预测到2030年可能突破万亿规模,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与此同时,金穗科技具备医疗器械、食品进出口资质,可与中国医药的医药商业、国际贸易业务形成互补,增强供应链管理能力。
头部药商集中度增加收并购精细化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改革持续深化,各项政策文件密集出台,持续压缩医药行业收入规模和利润空间,并加速行业分化与重组。医药流通领域受医药医疗反腐纠风不断加压升级等因素影响,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竞争更加激烈。
作为通用技术集团下的重要子公司,中国医药承担整合集团医药资产的任务。赛柏蓝梳理发现,中国医药参与了多项医药流通、工业资产的整合,其收购多涉及控股股东通用技术集团旗下资产,如金穗科技、辽宁医药等,体现集团内部资源整合逻辑。
如2024年11月,中国医药以6843.72万元收购辽宁医药40%股权。交易完成后,辽宁公司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区域联动优势,整合区域内药品、医疗器械等相关优势产业资源,提升区域竞争优势。
2024年10月,中国医药以1.92亿元收购康力药业46%股权,康力药业具备包括青霉素粉针、冻干、小容量注射剂、粉针线较为完备的生产线,在研在产的产品聚焦心脑血管类、全身性抗感染类等治疗领域,可与三洋药业形成互补。
2018年,中国医药以2.88亿元收购辽宁医药(原沈阳铸盈药业)60%股权。铸盈药业是一家以代理品种分销与基药配送为主营业务的区域性医药商业公司。通过此次收购,其进入辽宁省医药商业市场。
与不少医药流通企业相比,中国医药拥有央企背景带来的资源整合的优势,不过其创新药和研发与头部企业存在一定差距的短板也显而易见。医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下,中国医药在巩固自身原有市场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
并购重组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医药产业整合的重要手段,医药流通巨头们作为行业的佼佼者,也在借此不断优化产业链布局。
但进入今年来,头部医药商业公司的收并购活动变得更加精细化,不同医药商业公司的收并购各有侧重,精细化策略使其在各自优势领域内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中国医药也是如此,通过收购金穗科技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营销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拓宽大健康、医药、医疗器械等产品营销渠道。
2024年,中国医药的医药工业板块部分传统品种受集采深化及部分产品营销策略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制剂产品价格及毛利率同比下降,导致板块收入同比下降9.85%,毛利率同比下降7.05%。
中国医药在年报中称,“加强营销策划和合规管理,制定差异化销售策略,实现助力产品梯次布局;以及积极围绕通用技术集团健康产业布局,发挥一体化优势,强化供应链协同,培育并强化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