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她不摆摊就活不下去......

访客 2025-05-16 11:11:34 88066
她不摆摊就活不下去......摘要: 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互降115,和谈落地,世界又要恢复旧秩序了?》那天聊和谈与旧秩序的时候,有个读者读...

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互降115,和谈落地,世界又要恢复旧秩序了?》

那天聊和谈与旧秩序的时候,有个读者读到最后一个话题里面那句话,我问大家,你要什么?

他说他楞了,他在想,他确实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与此同时,他也发现,的确有些人,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

为什么呢?是啊,为什么呢?

他想问我,为什么有些人会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有些人不知道?

我写一本影评,马丽演的《水饺皇后》。

这本电影背后的故事原型就是湾仔码头水饺的创始人,臧健和。

臧健和1945年生于山东农村,跟着妈妈逃荒去了青岛,做了护工,遇到泰国华侨医生结婚,生有两女。

32岁的时候,1977年,他的丈夫接她去泰国,途经香港,这时候她的婆婆也来了。

婆家重男轻女,她的老公已经在泰国再婚,并生了儿子,她过去只能做小。

我们要注意时代,即便是我们的香港,也是直到69年才废止纳妾。

臧健和无法接受,她毕竟是经过新社会教育的,她拒绝去泰国,就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留在了香港。

一大早到人家家里给老人打针,接下来去洗碗搞卫生,夜里还要去擦电车,打三份工。

这还是房东红姐看她可怜,帮衬她的情况下,才勉强养得两个女儿。

结果很不幸,她洗碗的时候被人撞倒,骨折了,要休息,丢了工作,而且更糟糕的是,她被诊断患有严重的糖尿病。

她又不想回青岛老家,让妈妈担心,还要假装没有离婚,假装很幸福,总是寄钱给家里。

所以压力就格外的大。

红姐家天台上住着一个卖汤圆的,看她可怜,就鼓励她,说,要不你也一起去摆摊吧。

于是臧健和就和卖汤圆的一起去了湾仔码头,一个轮渡码头,去摆摊,卖山东水饺。

不会讲粤语,不会吆喝,没人要吃,辛苦站一天,卖不掉,只能心酸的倒掉。

好容易有点生意,阿Sir来维护市容,又得推着小车到处逃窜。

慢慢地,吃的人多了,黑社会来捣乱,调戏她的两个女儿,她瞬间彪了,操起刀拼命。

就这么一点点的把事情做起来,直到做成家庭工坊,做成小工厂,进入超市,乃至最后卖到全世界。

臧健和40多岁的时候,其实有机会重新开始谈恋爱。

当年在湾仔码头负责巡逻的巡警,太太去世了,也带着两个女儿,每天看着她一个女人,风雨无阻,很努力的支摊,很努力的养活两个孩子。

渐渐地,看出感情来了,想要和她走到一起。

就试着约会,没想到臧健和的爱好不是看电影逛街逛公园,而是看墓地。

她很少有机会休息,休息的时候,就喜欢独自逛墓地,看墓碑,她说看到每个墓碑刻的总结,就想到每个人的人生。

当然,最后也没有走到一起,巡警去了加拿大,臧健和嫁给了她的水饺。

我们站在后来的视角,当然会觉得臧健和所谓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是知道自己要水饺这份事业。

但是你回到她32岁的那一年,她想要什么?她只是想要孩子有爸爸,想要和老公团聚。

只是她想要的一切,落空了。

而在落空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看到她身上很多闪光的地方。

比如她有自尊。

她不愿意给人家当妾,马丽讲那句台词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兽人永不为奴。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如果你自尊,你再穷,别人没有办法侮辱你,他可以在金钱,权力的角度站在你上位,可他不可能在人格的角度,站在你的上位。

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在人格的角度站在上位,无非你自己选不选那条难且对的路。

接下来她所有的经历都是她为自尊所付出的代价。

但是她很乐观,而且知晓变通。

乐观体现在生活那么难,她也笑着面对,而不是逃避。

变通体现在她原本是个护士,她不知道怎么去当小贩,怎么去吆喝,可她愿意放下面子。

更重要的是,她要的这个东西,比如支个摊,比如谋生,比如养活孩子,立足点是什么?

是她自己能主宰的。

你反观影片里,她有个邻居,房东的另一个租客,也是个女的,自杀了。

那个女租客嫁给了一个上海的少爷,因为她自己身份低微,不被少爷一家认可,被赶出家门。

少爷为了她,一起跑到了香港,还生了两个儿子。

但这个少爷什么都不会做,只会赌钱,只会打骂她。

她最后抗不过命运的压力,选择了自杀,希望自己死后,老公带着俩儿子会被爷爷奶奶接纳。

你像这个女租客,她的命运就注定如此,别人也帮不到。

因为你的命运不完全在你手上,你希望这个少爷,这个烂赌鬼能够醒悟,可能么?

改变自己的是神,臧健和走的是这条路,虽然难,但行得通。

试图改变别人的,是深井冰。把命运寄托在别人的改变上,那你只能听天由命,老天罩你,你是幸运儿,老天弃你,你就没活路。

臧健和一路走来,得到过很多帮助,可是你想想看,为什么会得到帮助?

因为自助者,天助之。

她做人很勤快的,干的活又好,要的钱又低,你跟我讲,为什么大家不请她?

没理由不请的。

包括卖汤圆的愿意带着她,因为她不和别人竞争呀。

人家卖甜的,她卖咸的。

客人吃了她的饺子,觉得皮太厚,她就马上听进去意见,去改良,想方设法把皮做薄。

她改良水饺的工艺,学习云吞的皮为什么那么薄,都晓得学会了之后,不卖云吞,不和人家抢生意。

至于新鲜,干净,卫生,更是不用提,你不要求她,她都要求自己,做人讲究。

为什么不帮她?你给我一个不帮她的理由?

黑社会都不想为难她,巡警都枪口抬高一寸。

不是因为可怜她一个女人带着俩孩子,而是人家真的做人做事,你挑不出毛病啊。

而且这样一个一穷二白到香港的女人,最后还拉动了就业,拉动了消费,把东西卖到全世界。

她比泰戈尔的境界高,世界以痛吻她,她报之以就业......

所以,那天读者问我,有些人是怎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

你看臧健和就是个现成的例子。

她不需要知道自己到底是做水饺,还是煎饺,她只是知道,要顺着自己的心去做。

她自尊,于是拒绝做妾。

她负责,于是努力赡养老人,抚养孩子。

她珍惜,所以别人给她任何一个微不足道,哪怕只是洗碗的机会,她都全力以赴。

她热爱,一年365天,她只休一天,因为那天香港人不吃饺子,她不得不休息。

其余364天,每一天,她都在努力思考,努力实践,如何把饺子做得更好。

所以你以为她不卖饺子,卖叉烧,就不会成功么?

她会的。

你难道看不出来,不是饺子棒,是她这个人棒,因为她人棒,所以饺子才会棒。

否则做饺子的那么多,饺子做了2500年,为什么偏偏是她呢?

巴菲特最后一次股东大会的时候,有个13岁的小男生问他,自己在中学学的内容里面,哪门课是跟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人有关的?

你猜巴菲特怎么回答?

他没有回答,他只是讲述自己的经历。

他说,从小到大,总有某些老师,愿意多给他讲十分钟。

为什么?

难道因为他是富二代么?

在他的环境下,周围的人,都是富二代。

这么多富二代里面,为什么老师愿意给你多讲十分钟,而不是张三李四王麻子呢?

就像70年代,这么多穷人,这么多偷渡去香港的大陆人里面,房东红姐为什么愿意帮助臧健和呢?卖汤圆的为什么愿意拉着臧健和摆摊呢?黑帮,巡警,超市,顾客,为什么都对她另眼相看呢?

对呀,巴菲特已经告诉这孩子答案了。

你看着巴菲特身边都是富二代,你看着臧健和身边都是偷渡客,富二代和富二代他不一样,偷渡客和偷渡客之间也不一样。

你身上那些闪光的地方,到底有没有嘛。

人在做,天不一定在看,但别人都在看。

巴菲特和臧健和有什么不同?性别不同?肤色不同?行业不同?

我看他们没啥不同,他们都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啊。
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互降115,和谈落地,世界又要恢复旧秩序了?》

她不摆摊就活不下去......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