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风向变了,年轻人不“炫贵”,反而开始“炫省”

“先别下单,我看看有没有团购券!”这应该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出去吃饭时,都会出现的情景。熟练的打开手机进行比价,然后在外卖平台用100多块钱拿下原价200多的菜品,省下的钱又能额外加2份甜品。这样的消费场景,也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日常。
《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60%受访青年在购物时会主动比价,41%甚至“逢买必比”。年轻人不再盲目追求品牌溢价和“面子工程”,而是更注重物品的实用价值。社交平台上,甚至有些网友专门总结出了一套“比价捡漏网购秘籍”,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围观。
而当“花小钱办大事”成为新潮流,主打“低价好物”的折扣零售也开始顺势翻红。以精准契合当代年轻人消费逻辑的姿态,成为零售业不可忽视的增长引擎。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在市场热度和消费数据中。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折扣零售市场规模增长了61.1亿美元,增速达到8.2%,成为过去一年增速第3快的零售渠道。以 Costco、山姆会员店为例,其线下门店常现年轻客群排队抢购场景。Costco 37.9元一只的烤鸡甚至能吸引顾客排队半小时以上,靠的就是3个字“性价比”。
除此以外,像国内的奥莱、唯品会,这些年也同样靠着较高的性价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就拿特卖电商唯品会来说,做的是品牌特卖的生意。最新季度财报数据显示,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8%,贡献线上销售的51%,表现出了较高的用户粘性。
很多年轻人都在这里形成了“精准捡漏”习惯,有捡漏阿迪、耐克、波司登等一些国内外大牌的,甚至还有捡漏“奢侈品”的。像今年618刚开启时,平台的“限时狂秒”活动就上线了一批COACH和Kate spade的包包,最低甚至达到了市场价的1.2折,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抢购。
如今,在这种消费逻辑下,“性价比”被重新定义为“性能×体验÷价格”的综合指数。《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指出,38.8%受访者会选择“价格适中但品质口碑佳”的商品,仅12.5%盲目追求低价,45.7%认为“花合适的钱买超预期的东西,才是真聪明”。
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证明:理性消费不是节衣缩食,而是对生活品质的主动掌控。这种消费哲学的转变,既是对“面子消费”的反叛,更是对“里子价值”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