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女子面试遭面试官殴打,女子的伤情鉴定已出,该面试官曾殴打他人

访客 2025-07-27 16:00:14 57287
女子面试遭面试官殴打,女子的伤情鉴定已出,该面试官曾殴打他人摘要: 深圳一家服装企业近期接连曝出的职场冲突事件,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从面试现场的肢体冲突到职场内的辱骂罚款,两起相隔数月...

深圳一家服装企业近期接连曝出的职场冲突事件,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从面试现场的肢体冲突到职场内的辱骂罚款,两起相隔数月的事件,都指向了同一名当事人,也让这家企业的管理问题浮出水面。

女子面试遭面试官殴打,女子的伤情鉴定已出,该面试官曾殴打他人

时间拉回到今年2月,在深圳万旗服饰担任采购近四年的李女士,因一批布料的采购问题陷入了风波。据她回忆,当时采购的布料未达到企业负责人韩某某的要求,韩某某要求退货,而她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导致这批布料最终被用于生产。2月27日傍晚,韩某某将李女士和公司人事张女士叫到办公室,当着人事张女士的面持续对李女士进行指责和谩骂。更让人不适的是,对方还用两根手指用力戳向她的胳膊,导致她的胳膊出现淤青,走出办公室时甚至抬不起来。

冲突并未就此结束。韩某某当场提出罚款4000元的要求,李女士随后通过微信向人事转账4000元,却被告知需以现金形式缴纳,她只好重新取出现金交付。次日,因未打卡,李女士又被罚款50元,相关转账记录清晰可查。2月28日上午,韩某某召集整个部门人员,再次对李女士进行辱骂,并通知财务停发其当月工资。无奈之下,李女士提出离职,而据她透露,不久后那位参与处理此事的人事也离开了公司。

女子面试遭面试官殴打,女子的伤情鉴定已出,该面试官曾殴打他人

离职后,李女士选择报警。大约两周后,一次体检让她得知自己早已怀孕——被韩某某辱骂时,她正处于孕期,只是当时并不知情。“要是早知道,肯定不会那么轻易离职。”这句感慨,道出了她事后的复杂心情。

几个月后的7月23日,类似的冲突在这家企业的面试现场上演。26岁的刘女士与其他七八人一同前来面试,现场负责面试的男子据多位当事人指认为韩某某。刘女士觉得对方与每位面试者交流时都缺乏尊重,当即决定不会入职,要求对方删除自己简历上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却遭到拒绝。随后,她被五六人围住,在报警后,当其他面试者拿着简历准备离开时,刘女士不让对方带走简历并一路跟随,直至进入一个单独房间。等她察觉不对想离开时,门已被关上。

女子面试遭面试官殴打,女子的伤情鉴定已出,该面试官曾殴打他人

“他左手搂着我的脖子,右手打我的嘴巴和额头,打完后我眼前一黑,手机飞了出去,想站起来却发现腰钻心地疼。”刘女士回忆,当时她在厕所里呼喊,却无人开门,对方多人围着她抢夺手机,试图删除她全程录制的视频。最终,她趁着对方抢手机的间隙爬出厕所。即便如此,当她提出需要拨打120时,对方仍认为她在装病,拒绝提供帮助。直到民警到场,刘女士才拿回手机并自行联系了急救。医院诊断显示,她的L1腰椎骨折。因行动不便,民警还特意到病房为她做了笔录。

事发后,涉事企业深圳万旗服饰工作人员曾回应称,已配合警方提供相关证据,强调冲突中双方不存在肢体接触,具体情况建议等待警方调查结果。但7月27日的消息显示,涉事男子韩某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刘女士的伤情鉴定结果为轻伤二级,她明确表示会坚持维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女子面试遭面试官殴打,女子的伤情鉴定已出,该面试官曾殴打他人

事件在社交平台发酵后,网友们的讨论逐渐深入。不少人从法律角度分析:“轻伤二级已经够追究刑事责任了,顶格能判三年。如果能取得谅解,或许能缓刑,但赔偿肯定少不了,估计得几十万才能谈拢。”也有人对事件性质提出质疑:“打黑除恶这么多年,怎么还存在这种情况?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冲突,更像黑恶势力的嚣张行径。”

针对企业管理,网友们的愤怒显而易见:“这样的公司能存在,本身就是问题。对员工又打又罚,对面试者动粗,完全无视法律和人性。”有人特别提到李女士的遭遇:“得知自己怀孕时的无奈,想想都让人难受。对着孕妇辱骂,这已经超出了职场管理的范畴。”还有人将矛头指向企业责任:“一个不把员工和面试者当人看的企业,做得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可能就越大。当地监管真的该好好查查了。”

当然,也有不同声音,比如有人认为“采购不合格原料被指责正常”,但这样的观点很快被更多网友反驳:“正常指责可以,但动手打人、随意罚款,甚至停发工资,这已经突破了底线。”

女子面试遭面试官殴打,女子的伤情鉴定已出,该面试官曾殴打他人

从李女士2月的遭遇,到刘女士7月的冲突,短短几个月内,同一家企业、同一名当事人接连曝出问题,背后反映的或许不只是个人情绪的失控,更可能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严重缺失。法律的介入已经让事件有了初步进展,刑事拘留与伤情鉴定为后续的公正处理奠定了基础。但公众更期待的,是通过这起事件,让更多企业意识到:职场不是私人领地,尊重与法治才是企业存续的基石。无论是面试者还是员工,他们的合法权益都不该被随意践踏,而任何突破法律底线的行为,终将受到应有的惩处。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