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国药系」要卖掉这家公司

访客 2025-07-04 17:05:50 38078
「国药系」要卖掉这家公司摘要: “华润系”之后,“国药系”也开始出售资产了。“国药系”计划变卖这家公司在销品种规模小、业绩承压...近日,国药现代发布公告,拟转让其持有的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

“华润系”之后,“国药系”也开始出售资产了。

“国药系”计划变卖这家公司在销品种规模小、业绩承压...

近日,国药现代发布公告,拟转让其持有的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51%股权,将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预挂牌。转让底价将在正式挂牌转让前,以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结果为依据确定。

对于转让的原因,国药现代称,国药哈森目前在销品种规模较小,且与其下属其他子公司产品重叠度较高。2021年以来,国药哈森经营持续承压,业绩连续亏损。

事实上,国药现代此前已经明确表示,2025年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稳健推进外延并购。如优化产能布局,对产品同质化、产能严重不均的有关下属企业进行业务调整与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强优势品种的产能统筹。加快内部整合力度,对部分经营不善的子企业开展结构性调整。

现在,国药现代的动作已经开始。

「国药系」要卖掉这家公司

成立于1999年的国药哈森,在国药现代被定位为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

国药哈森产品种类丰富,包括呼吸系统用药二羟丙茶碱注射液,2024年相关品类在全国公立医院的销售额约1.69亿元,但问题是国药现代旗下其他子公司(如国药容生)也生产类似呼吸系统药物,存在一定的资源分散;还有国药哈森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吡拉西坦注射液,国内有多家药企生产,如山东新华制药、瑞阳制药,市场竞争激烈。

问题直接体现在了业绩上——2024年,国药哈森营收约为3.66亿元,净利润-0.65亿元;2025年1-4月营收约1.01亿元,净利润约-0.20亿元,已经处于亏损状态。

「国药系」要卖掉这家公司

截图自公告

「国药系」要卖掉这家公司

截图自国药现代2024年年报

然而除经营问题外,国药哈森还面临环保合规方面的问题。2024年1月,国药哈森收到商丘市生态环境局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调取国药哈森在线监测数据,发现合三生产车间非甲烷总烃因子浓度超标排放45分钟,责令国药哈森改正违法行为,并罚款30.03万元。

原料药表现好于制剂,集采下的产品销量增长、销售额下降

母公司国药现代的压力也不小——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营收下降,2022-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129.59亿元、120.70亿元、109.38亿元,分别-7.07%、-6.86%、-9.38%。

分业务来看,问题主要出在制剂板块。

2024年,国药现代的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板块营收有所增长——实现销售收入51.98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8.54%,占其营业收入的47.53%,比上年增加7.85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年,不少药企的原料药业务表现都很可观。

而制剂板块受集采联动降价、“四同”药品价格联动等医保控费措施的影响,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54.5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24%,占本期营业收入的49.84%,比上年减少6.78个百分点,毛利率也同比下降4.61个百分点。

国药现代直言,“制剂板块业务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除骨骼肌肉系统用药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销量增长带动下同比小幅增长2.41%外,2024年国药现代制剂产品主要涉及的其他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国药系」要卖掉这家公司

如神经系统用药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盐酸米那普仑片,全身用抗感染药头孢呋辛系列、头孢克肟系列以及头孢地尼分散片等重点产品,虽然销量增长,但是收入规模同比均为下降;心血管系统用药、消化道和新陈代谢用药、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三大领域销售收入下降幅度也较大,同比分别下降39.47%、38.69%、34.89%。

国药现代认为尽管其近年研发项目获批上市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因新产品形成销售规模需要一定的市场培育过程,短期内尚无法填补成熟产品因集采等政策实施,价格下降导致销售规模下降的空间。

医药巨人也不例外不得不的精打细算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98.5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420.7亿元,同比下降1.1%。

政策深化之下,医药制造企业面临产业升级、结构转型、经营模式转变、毛利降低等挑战因素。

精打细算显得愈发重要,医药行业也从买买买过渡到了卖卖卖阶段。不管是“国药系”还是“华润系”,资产出售动作均明显增多。

近些年来,国药宜宾制药出售信力邦生物、国药控股出售石家庄子公司80%股权,被出售的资产主要集中在亏损、低效或非核心业务。

「国药系」要卖掉这家公司

“华润系”的华润博雅生物三度下调江西博雅欣和80%股权挂牌价格,主要是为了聚焦血液制品发展;华润三九多次出售旗下盈利表现不佳的子公司,聚焦主业发展。

「国药系」要卖掉这家公司

不管是“国药系”还是“华润系”,都需要不断优化国有资产配置,转让低效资产显然符合国资委对国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要求。

另一方面,只有不断剥离非核心资产,才能更好地聚焦核心业务——“华润系”加注血制品、中药赛道;“国药系”发力医疗器械。

《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两票制”、药品集采等政策深入实施,行业平均利润率承受较大压力,亟需强化规模优势,但是规模不再是一切,医药央企也在从“规模竞赛”迈向“效率比拼”。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