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女子拖欠贫困女生4100元家教费不给,女子身份被扒,女子恶行炸裂

访客 2025-07-05 16:02:26 39432
女子拖欠贫困女生4100元家教费不给,女子身份被扒,女子恶行炸裂摘要: 重庆的夏天热得像个蒸笼,去年7月,当同龄人躲在空调房里刷手机时,女大学生小郑却背着沉甸甸的备课资料,在滚烫的马路上一走就...

重庆的夏天热得像个蒸笼,去年7月,当同龄人躲在空调房里刷手机时,女大学生小郑却背着沉甸甸的备课资料,在滚烫的马路上一走就是三个小时。这个懂事的姑娘为了攒学费,接下了给陈女士孩子补课的活儿,谁能想到,这看似普通的家教工作,后来会演变成一场惊动全网的追债大戏。

女子拖欠贫困女生4100元家教费不给,女子身份被扒,女子恶行炸裂

小郑的认真劲儿在大学生家教里少见得很。每次上课前,她都要花一个多小时整理教案,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知识点;为了省四块钱的公交费,她宁可在40度的高温里步行往返。一个多月下来,17次课、41个课时,按约定本该拿到4100块,加上垫付的学习用品费用,陈女士总共欠了四千二百多。

可从去年8月起,小郑的讨薪之路就成了一场马拉松。起初陈女士还以"手头紧"推脱,后来干脆不接电话不回微信。直到某天,电话那头传来"您拨打的号码为空"的提示音,小郑才发现对方连住处都搬空了。看着女儿为了这点钱愁得掉眼泪,小郑的父亲陪着她在陈女士原小区蹲守了半个月,最后只能无奈地向媒体求助。

女子拖欠贫困女生4100元家教费不给,女子身份被扒,女子恶行炸裂

新闻曝光后,网友们本以为是普通劳资纠纷,没想到随手一扒,竟扯出了个"老赖界的全能选手"。陈女士本名陈某兰,四川达州人,可她的"欠债版图"遍布重庆、陕西、成都等地,早被多地法院列入失信名单。更魔幻的是,随着报道发酵,越来越多受害者冒了出来:

王先生说自己被欠2万块,讨账时陈某兰当街撒泼打滚,反咬一口说自己才是受害者;

家政公司爆料她拖欠保姆费,阿姨们上门要钱时,她直接玩"人间蒸发";

水果店老板、空调维修工、宠物店店主相继发声,原来这位陈女士是"能欠就欠"的惯犯,从几百块的水果钱到上万元的补课费,无一幸免。

女子拖欠贫困女生4100元家教费不给,女子身份被扒,女子恶行炸裂

愤怒的网友们开启了"全民扒皮"模式。有人发现陈某兰的借钱套路如出一辙:先装可怜博同情,享受服务后立刻消失;更有人扒出她老公也是老赖,夫妻俩堪称"坑人界的神雕侠侣"。最戏剧性的是,有网友为了逼她还钱,每隔几分钟就往她支付宝转1分钱,备注栏写满了"老赖还钱"的留言,结果被律师提醒"这属于网络暴力,涉嫌违法"。

在评论区里,网友们的愤怒几乎要溢出屏幕:

"强烈要求曝光全名!我们有权知道谁是潜在老赖"(点赞217)

"这就是诈骗!警方为啥不立案?非要等出人命才管吗"(点赞375)

"我请家教都是当场结算,还留小老师吃饭。将心比心,怎么有人能这么坏"(网友烟灰缸19的留言获高赞)

甚至有人提议"去她孩子学校问问,看她要不要脸",引发关于道德与法律界限的争论。

女子拖欠贫困女生4100元家教费不给,女子身份被扒,女子恶行炸裂

律师的分析让事件走向更显复杂:陈某兰明知自己无力支付,却继续消费服务,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而非普通债务纠纷。但警方回应称,目前只能组织协商,建议走法律程序。这让不少网友困惑:当老赖行为涉及多地区、多受害者,金额累计达数十万元时,为何不能刑事立案?

如今,小郑仍没拿到那笔血汗钱,而陈某兰早已不知所踪。这场由4000元引发的风波,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太多现实问题:当大学生为了几千块奔波半年,当老赖以"打游击战"的方式坑蒙拐骗,当法律在"经济纠纷"与"刑事诈骗"的界限前显得模糊,我们该如何保护那些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女子拖欠贫困女生4100元家教费不给,女子身份被扒,女子恶行炸裂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陈某兰的行为早已超越了道德败坏,其系统性欠债、蓄意欺骗的特征,明显涉嫌违法犯罪。网友们的愤怒,本质上是对"老实人吃亏"现象的集体反抗。或许正如一位法律博主所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个案的公正,更是让老赖寸步难行的制度设计——让信用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让欺骗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才是对小郑们最好的保护。"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