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个外甥又到舅舅家被质疑炒作,当事人否认,网友的诘问直击要害

暑假一到,孩子们放假去哪成了不少家庭的头等事。有的送回老家,有的报夏令营,而重庆龚先生家,每年这时候都有个固定节目——十几二十个外甥浩浩荡荡来“报到”,热闹得像个小型集市。
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最开始是16个外甥,今年又添了俩重外甥,队伍直接扩到19人。这规模,光吃饭就得让人头疼:一天消耗8斤米,顿顿30个鸡蛋打底,逛趟超市没上千块下不来,就连24瓶的饮料箱,一天都能空两箱。家里跟个超大型托管中心似的,孩子们跑着闹着,大人得眼观六路,就怕哪个小的跑丢了。龚先生自己都说,人太多了,有时候吃饭都能漏记,“说不定就有孩子在床上睡过头没过来,所以得格外盯着年纪小的”。
这事最开始火起来,是因为龚先生拍视频。前几年孩子们暑假来他面包店帮忙,他想着拍下来,既能记记孩子们的成长,也能留着大家庭的热闹劲儿。没成想,这一拍就拍到了现在,名气也越来越大,网友都叫他“宇宙舅舅”,说他家像《家有儿女》的超级PLUS版。现在每年孩子一来,他还会开直播让大家看看。
不过,这热闹看久了,网友们的心思就不一样了。
有人是真羡慕,说这才是实打实的亲情,“谁家舅舅能这样?太神仙了”“看着就暖和,现在城里亲戚都疏远了,能有这么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多好”。
但更多的声音,透着点不耐烦。“每年都来一回,跟按剧本演似的,有啥意思?”“没新闻报了?这热搜上得比闹钟还准,2022年到现在,暑假寒假就没落下过”。有个高赞评论说得挺直接:“明年这时候,是不是该说‘舅舅备好三头猪’了?再这么下去,谁还感动得起来?”
更有人琢磨,这背后是不是有团队在推?“说没团队,是亲情使然,谁信啊?年年拍视频发网上,还准时上热搜,这不就是为了流量吗?”面对这些质疑,龚先生说自己就是想记录孩子成长,没别的,可网友们不买账。“真不是为了流量,那干嘛年年拍?拍了自己存着不行,非得放网上让所有人看?”有人追着问,“这动机,实在让人打个问号,当事人可以回答干嘛要年年拍视频并放到网上吗?”
其实,也不难理解。现在人住得越来越散,城里邻居都未必认识,看惯了钢筋水泥里的冷清,就特想从这种一大家子的热闹里,找点久违的亲情味儿。可架不住同样的故事翻来覆去地说,热搜上刷多了,那点感动早就磨没了,剩下的只有警惕——这到底是真亲情,还是为了博眼球演出来的?
说到底,大家纠结的也不是舅舅人怎么样。可能他一开始确实是真心的,就是想留个纪念。但问题是,现在平台就爱吃这套——要么特别冲突,要么特别稀奇,普通的温情哪挤得进热搜?想让人看见,就得往“宇宙级”“最强”上靠,把温情裹成夸张的糖衣。
所以,与其吵着说他是不是在炒作,不如想想我们自己。一边盼着从热搜里捞点失落的亲情,一边又怕被流量当成“感动工具人”,被人牵着鼻子走。其实,真亲戚之间的热乎劲儿,哪用得着天天上热搜来证明?少刷点短视频,多去亲戚家串串门,陪老人说说话,带孩子串串门,那才是实实在在的亲情,比镜头里演出来的,踏实多了。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