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揭秘10月资金面走势,季节性先松后紧表现或持续

访客 2025-10-08 16:00:02 78263 抢沙发
根据资金面展望,预计10月资金面将延续“先松后紧”的季节性表现,具体而言,月初资金面可能相对宽松,但随后可能会因各种因素而逐渐收紧,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配置资产,以应对潜在的资金压力,应保持谨慎态度,防范市场风险,总体而言,资金面的变化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

在央行前瞻投放与灵活调控下,资金面在9月平稳跨季,多家机构预计,10月资金面整有望延续“先松后紧”的季节性表现。

财通证券指出,10月资金缺口和9月不相伯仲,若央行无主动收紧诉求,四季度资金利率往往比三季度中枢下移,整体来看,更偏向于10月资金保持平稳。

具体来说,10月相比于9月更加扰动的因素有:(1)10月有2000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到期(前值16000 亿元) ,分别为 8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10月14日到期),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7000亿元1年期MLF到期(10月25日到期);(2)10月缴税规模约为18000亿元(前值约为11000亿元);(3)预计10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约1.21万亿元(前值1.21万亿) 。10月相比于9月更加乐观的因素包括:10月信贷小月,对狭义流动性的影响相对更弱;10月存单到期18080亿元(前值35470亿元);理财资金季初出表回流市场。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团队预计,10月资金面整体或有望延续“先松后紧”的季节性表现。上旬支撑主要在于季初财政支出、节假日现金回流以及中长期流动性投放的累积效应,资金利率有望延续平稳运行。月中起,扰动开始积聚,央行积极呵护下,压力或整体可控,但资金利率波动或加大。除了中旬国债集中发行与中长期流动性大规模到期共振、中下旬税期走款与跨月需求共振之外,高息定存到期“搬家”或推升存单发行诉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提振信贷、北交所打新冻结资金等非典型因素或也将放大资金利率波动。央行流动性操作的节奏与力度,特别是对中长期工具的续作与投放,或成为平衡资金供求的关键因素。

央行已经在9月30日提前预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9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鉴于10月将有8000亿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意味着本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将加量续作3000亿。

国金证券固定收益团队指出,总体来看,虽然今年10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环比下降对资金面较为有利,但10月资金面面临的不利因素或许相对更多。其一是Shibor 3M横盘数月后上行,历史上为数不多的Shibor 3M横盘后资金利率转为上行均出现在10月;其二是从历史季节性来看,10月资金利率多环比抬升;其三在于从历史几轮社融顶部和信贷顶部的位置来看,四季度企业信贷有筑底回升概率,届时资金利率可能随之上行。因此10月资金利率可能延续9月边际收紧的趋势,资金中枢或持稳当前或略有抬升。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提出,要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浙商证券指出,三季度货政例会整体延续了7月30日政治局会议、二季度货政报告和9月22日潘功胜行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讲话明确的货币政策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保持流动性充裕”等支持性措辞依然存在,但同时也“防范资金空转”,狭义流动性体感上维持宽松,但DR001或依然难以下破1.30%。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714.org.cn/gov/1039.html发布于 2025-10-08 16:00:0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826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