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大放福利,终身免票政策来袭,不再为门票烦恼!
景区推出终身免票政策,此举将有助于景区发展,不再过度依赖门票收入,此政策有望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为景区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经济效益,这一举措表明了景区对于创新经营模式的探索和尝试,为其他景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文 | 迈点
最近,文旅行业又开始讨论门票这事儿了。原因是安徽天柱山风景区突然推出了 " 一次购票,终身免票 " 的活动。景区公告表示将从 10 月 6 日起,天柱山景区面向合肥、阜阳、武汉三地居民推出这项惠民活动,还被《工人日报》点赞为 " 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的体现 "。而安徽天柱山景区不是唯一一个试图在门票上玩创新的,此前恩施大峡谷学迪士尼推出了 VIP 优速通,想做景区门票的阶梯收益,没想到最后因各种质疑在运行 33 天后紧急叫停。两件事,一个是向外送福利,一个是向内挖利润;一个收获部分掌声,一个招致全网批评。但剥开表象看内核,它们都是同一场焦虑的产物——当 " 圈地收票 " 的老路子走不通,景区到底该怎么活?
景区想续命,游客想避雷
中国当下的景区运营,门票收益占比一直很高,但门票经济就像一个双面绞索,一边勒得景区喘不过气,一边逼得游客用脚投票,形成了 " 景区越依赖门票,游客就越不愿意消费 " 的死循环。
对于景区而言,门票是续命钱,也是绊马索。过去十年,国内景区建设成本飙升,动辄数十亿元的投资需要靠门票快速回笼资金。有数据显示,2024 年在景区游客人均消费中,门票收入占比仍高达 42%,远超国际平均水平(15%-20%),以黄山、峨眉山等 5A 级山岳型景区为例,门票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 50%-60%。
不少过度依赖门票的景区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景区没动力升级餐饮、住宿等配套,衍生消费转化率大幅下降,陷入 " 门票涨价—游客减少—服务缩水—更依赖门票 " 的恶性循环。恩施大峡谷推出优速通前,早已被游客吐槽 " 排队 3 小时、观景 10 分钟 "" 门票贵但体验差 ",本质上就是门票依赖下的服务失能;而天柱山敢于让利,恰恰是看清了 " 单靠门票留不住人 " 的现实——与其守着日渐萎缩的门票收入,不如放手博一把流量。
对于景区而言,门票是入场券,也是避雷针。Z 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后,旅游需求已从 " 打卡看景 " 升级为 " 体验共情 ",年轻游客明确拒绝 " 只卖门票不做服务 " 的景区。游客反感的不是花钱,而是 " 花得不值 ":花 100 多买门票,要忍受冗长排队、高价宰客、服务冷漠,这种 " 价值欺骗 " 让很多人对传统景区望而却步。恩施大峡谷的优速通之所以遭骂,就是因为它把游客的 " 痛点 " 当成了 " 商机 " ——不解决排队问题,反而把 " 不排队 " 变成了高价商品。
更关键的是,政策导向早已变了。2023 年《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明确鼓励景区门票减免,国有景区的公共属性被反复强调。这意味着,景区必须从 " 资源独占者 " 转向 " 服务提供者 ",门票经济的转型不是 " 选择题 " 而是 " 生存题 "。
转型尝试的双面镜
不可否认,天柱山和恩施大峡谷的尝试,是门票经济困局下的必然动作,但他们的尝试如同两面镜子,一面照出了转型的勇气,一面暴露了操作的漏洞,天柱山也并非全然好评,有从业人员称其兑现难度很大,而且有一定的后遗症;恩施大峡谷也并非全然恶评,毕竟 VIP 优速通在迪士尼等主题乐园已有成熟的运营机制。
先看天柱山景区的 " 终身免票 "。从政策响应看,它精准契合了 " 还景于民 " 的导向,让公共资源的普惠性得到体现,正如专家所言,这是从 " 单一景点 " 向 " 综合旅游目的地 " 转变的积极尝试。从市场效果看,政策推出后,天柱山景区热度飘升,为景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流量,这种 " 用短期门票让利换长期消费可能 " 的思路,比死守门票的景区高明得多。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 " 门票当日有效 " 的行业惯例,为观光型景区转型休闲度假型提供了新样本——让游客从 " 一次性打卡 " 变成 " 重复性休闲 "。
但这份创新背后,隐忧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是实用性,有网友调侃 "99% 的人一生不会去两次天柱山 ",所谓终身权益更像营销噱头——如果景区没有足够的二次体验内容,就算给了免票权,也留不住回头客。另一方面是可持续性风险,免门票后若配套服务跟不上,景区可能被迫 " 明免暗涨 ",比如抬高摆渡车、索道价格来弥补损失,这种 " 套路 " 会彻底透支前期积累的好感,反而比收门票更招骂。
再看恩施大峡谷的 VIP 优速通。说实话这种模式并非没有市场基础,其背后是游客对 " 排队久 " 的真实抱怨—— 2025 年暑期景区接待量超 65 万人次,高峰时单日接待 2.7 万人,均创历史新高,排队问题确实亟待解决。从商业逻辑看," 付费享特权 " 在多个领域存在,机场的贵宾通道、银行的 VIP 服务,本质上都是用溢价换效率,景区想借鉴这种模式提升部分游客体验,初衷并非完全不可理解。而且优速通包含了 370 元的基础联票,单独核算特权费用为 310 元,相较于迪士尼高峰期数千元的尊享卡,价格看似不算离谱。
但这种尝试的底层逻辑是矛盾的。矛盾之一是公共属性与商业特权的冲突,迪士尼、环球影城是纯商业投资的乐园,建设成本高达数百亿元,优速通是其市场化运营的一部分;而恩施大峡谷依托的是喀斯特地貌等公共资源,具有天然垄断性,每一位购票游客都应享有平等的游览权利,把公共资源的使用权明码标价,本质是 " 二次售卖公共权益 "。
矛盾之二是管理偷懒而非服务创新,解决排队的核心应该是优化预约机制、增加运力、疏导客流,而不是把问题抛给游客——要么花时间排队,要么花钱买特权。这种做法不仅回避了管理短板,更可能诱导景区放任排队现象,以凸显优速通的价值,被叫停实属必然。
景区运营,如何转型?
天柱山的褒贬不一和恩施大峡谷的翻车,为行业提供了清晰的转型标尺:破局门票经济,既要守住 " 公平合规 " 的底线,更要做好 " 价值创造 " 的文章。真正的转型不是玩营销噱头或搞特权变现,而是要构建 " 流量能来、来了能留、留了能花 " 的良性生态,这需要做到三重平衡。
一是平衡让利与公平,从精准引流到全域共享。天柱山的让利思路没错,但错在范围限定。真正的流量沉淀,需要兼顾 " 外地游客 " 和 " 本地居民 "。杭州西湖的免票政策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它是普惠性的,既吸引了外地游客,也成为本地人日常休闲的后花园,这种 " 公私共享 " 的属性让景区获得了持续的人气。
贵州、广西等地的 " 一票多日制 " 经验也值得借鉴。2025 年贵州 374 家国有 A 级景区推行 " 购票 5 日内不限次入园 ",广西贺州市姑婆山景区实施 " 一票三日使用制 ",这些政策没有地域歧视,却精准击中了游客 " 慢下来、玩透彻 " 的需求。这种 " 不搞终身噱头、但给足深度体验时间 " 的模式,比限定地域的终身票更具可持续性,也更能体现公共资源的普惠价值。
二是平衡效率与公平,从特权变现到服务升级。拿排队来说,解决排队难问题的核心是提升效率,而非贩卖特权,真正的服务创新,应该是用技术和管理让所有游客受益,而不是用分层服务制造矛盾。南京玄武湖景区的游船项目就是典型案例:通过扫码登船、智能计时等智慧化运营手段,既提升了效率,又让普通游客获得了更透明的服务体验。
而对于客流量大的景区,或许可以试试 " 预约分流 + 错峰引导 "。故宫博物院通过 " 上午场 + 下午场 " 的预约机制,有效避免了客流扎堆。这些做法的核心是 " 用规则优化体验 ",而非 " 用金钱划分等级 "。景区与其花心思设计优速通套餐,不如把精力放在优化预约系统、增加运力、完善动线设计上——当所有游客都能享受 " 不排队的舒适 ",自然不需要为特权买单。
三是平衡流量与留量,从门票钩子到价值链条。无论是天柱山的终身票,还是周庄的 " 一票多日制 ",最终能否成功,关键看 " 门票让利 " 能否转化为 " 消费闭环 "。而消费闭环的构建,核心在于提供足够的 " 二次体验内容 ",让游客从 " 为门票来 " 变成 " 为体验留 "。
比如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它用 40 元门票作为引流入口,却靠高质感的文创产品和沉浸式动物互动体验,让游客心甘情愿花 400 元消费—— " 水獭叼小鱼 " 玩偶上架 3 分钟售罄,白脸僧面猴挂件补货十几次仍供不应求。这里的关键是 " 情绪价值 " 的营造:景区把动物故事融入文创,用 " 动物保护 " 主题引发共鸣,让消费从 " 买商品 " 变成 " 买情感连接 "。
再比如周庄,它不仅推行 " 终身免费入园 ",更通过《只此周庄》实景演出、" 数字周庄 " 元宇宙体验等项目,把游客停留时间从 2 小时延长至 4 小时以上。游客可以手持鱼灯穿梭剧场,也能通过 AR 眼镜让沈万三 " 当导游 ",这些沉浸式体验让古镇从 " 观光景点 " 变成 " 休闲目的地 "。
这些都印证了一个道理:门票让利只是 " 引子 ",真正能留住游客的,是 " 来了还想玩、玩了还想买 " 的价值链条。
写在最后
天柱山的终身票和恩施大峡谷的优速通,就像中国景区转型路上的两场 " 压力测试 ":一场测试了 " 让利引流 " 的边界,一场测试了 " 商业创新 " 的底线。两场测试的结果清晰地告诉我们:门票经济的破局点,从来不在 " 门票本身 ",而在 " 门票之外的价值 "。
当景区不再把游客当成 " 门票付费者 ",而是当成 " 文化参与者 ";不再把收益寄托于 " 一次性收费 ",而是寄托于 " 长期价值认同 ",转型才算真正找对了方向。天柱山的豪赌能不能赢,要看它后续能否把 " 终身权益 " 变成 " 终身体验 ";而整个行业能不能走出困局,要看更多景区能否放下急功近利的套路,真正沉下心来打磨产品。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714.org.cn/gov/1478.html发布于 2025-10-28 16:01:5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