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泡泡玛特直播惊现失误,LABUBU神话能否继续引领潮流?

访客 2025-11-09 16:01:00 63296 抢沙发
泡泡玛特直播出现意外,引发了市场对LABUBU神话能否持续的关注,尽管直播事故可能对品牌形象产生一定影响,但泡泡玛特作为一家以创新和独特设计为卖点的公司,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粉丝基础仍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LABUBU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创意和设计,只要公司能够持续推出受欢迎的产品,其神话仍有望继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泡泡玛特需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以保持其市场地位。

二级市场的寒意与直播间里的傲慢,同时侵袭着曾经的潮玩明星。

" 这东西卖 79 确实有点(贵)"" 没事会有人买单的 "。11 月 6 日晚,泡泡玛特直播间里两名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意外收录,这场被网友称为 " 官方吐槽最致命 " 的直播事故瞬间引爆社交网络。

讽刺的是,就在同一天,泡泡玛特股价报收 217.6 港元 / 股,总市值 2922 亿港元。与其 8 月下旬创下的峰值相比,市值已蒸发超千亿港元。

业绩股价冰火两重天

泡泡玛特今年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高达 245%-250%,海外市场收益同比飙升 365%-370%。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资本市场却报以冷眼。10 月 21 日财报发布当日,公司股价跌幅一度达到 8.08%。自 8 月下旬创下历史峰值后,泡泡玛特股价已累计回撤超过 30%。

在业绩狂飙与资本退潮的矛盾背后,市场正在对泡泡玛特的增长模式进行理性审视。

危险的 IP 依赖

泡泡玛特的业绩增长与 LABUBU 的全球走密不可分。2025 年上半年,以 LABUBU 为核心的 THE MONSTERS 系列营收达 48.14 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 34.7%。

单一 IP 贡献超过三分之一收入,这种情况即使对泡泡玛特自身也实属罕见。

回顾历史,THE MONSTERS 系列在 2023 年收入占比仅为 5.8%,2024 年飙升至 23.3%,2025 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 34.7%。

LABUBU 的异军突起固然可喜,但也让泡泡玛特陷入了 " 成也 LABUBU,败也 LABUBU" 的风险境地。

价格体系的崩塌

LABUBU 在二手市场的价格走势,或许是最能直观反映其热度变化的晴雨表。

10 月下旬,LABUBU 系列二手成交均价从超 1100 元大幅回落至 200 元左右,跌幅超过 80%*。曾最高被炒至万元的 " 本我 " 隐藏款,现在仅需 700 元左右即可购得。

价格体系的崩塌部分源于泡泡玛特自身的产能扩张。据虎嗅报道,2025 年 8 月,泡泡玛特毛绒类产品的单月总产能已超过 3000 万只,相比 2025 年 3 月增幅超过 1000%。

在东莞的合作工厂,LABUBU 单日产能被拉升到 10 万只。

难以复制的爆款神话

为延续 LABUBU 的热度,泡泡玛特试图通过延伸产品线挖掘 IP 价值。2025 年 8 月末,泡泡玛特推出 " 心底密码系列 "(又称 " 迷你 LABUBU"),但市场反应冷淡。

据得物 App 数据,截至 9 月 8 日," 迷你 LABUBU" 单盒成交均价降至 107 元,价格缩水超 50%,与标准款 LABUBU 此前 " 一娃难求 " 的市场表现形成鲜明反差。

泡泡玛特能否证明 LABUBU 不是偶然爆款,而是可复制的 " 方法论 "? 面对这个所有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泡泡玛特尚未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从财务数据看,星星人系列上半年收入占比仅为 2.8%,距离接棒 LABUBU 尚有较大差距。

全球化的隐忧

泡泡玛特的全球化扩张初显成效。2025 年上半年,美洲收入同比增长 1142.3%,欧洲及其他地区增长 729.2%。 海外市场已成为泡泡玛特增长的重要引擎。

华泰证券曾指出,资金担心泡泡玛特 2026 年业绩增长的确定性,主要基于 " 海外 LABUBU 需求比例较高,对其他 IP 认知度尚低 "。

在海外市场,泡泡玛特面对的仍是 " 老问题 " ——销售额主要靠 LABUBU 拉动,消费者对其他 IP 的认知度尚低。

信任危机的来临

11 月 6 日的直播事故,则让泡泡玛特的品牌形象遭受重创。

工作人员的 " 私下吐槽 " 不仅揭露了泡泡玛特产品定价与成本间的巨大落差,更暴露了品牌对粉丝信任的轻慢态度。

泡泡玛特常规盲盒单价多集中在 59-99 元区间,79 元的挂链盲盒本就处于定价中高位。而 2025 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整体毛利率高达 70.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泡泡玛特随后对外表示,不会开除直播事故中的相关员工,但并未就产品定价合理性等核心问题做出回应。

LABUBU" 本我 " 隐藏款的价格曲线,成为泡泡玛特当下命运的隐喻:从最高点被炒至万元到如今仅值 700 元。

二级市场的担忧、直播间的翻车、价格体系的崩塌,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当 IP 热潮退去,泡泡玛特还能靠什么支撑 3000 亿市值?

王宁的 "300 亿很轻松 " 言犹在耳,但资本市场已然在用脚投票。

来源:春华财经

作者:思齐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714.org.cn/gov/1805.html发布于 2025-11-09 16:01:0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329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