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子大王遭遇困境,如何逆袭?揭秘绝地求生策略
“瓜子大王”面临困境,已近山穷水尽,该企业曾是瓜子行业的领军者,但如今市场环境变化,竞争加剧,其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公司面临诸多挑战,如供应链问题、品牌形象重塑等,亟需寻找新的出路,目前看来,其已近无计可施,需要采取果断措施来扭转局面。
瓜子顶流,为何除了瓜子,其他业务都卖不好?
" 洽洽竟然还有坚果?" 北京白领周絮突然发现。
下班后,周絮决定去便利店买点坚果零食,准备待会儿回家后一边看电影一边吃。她简单扫了一眼,发现货架上有各种品牌的腰果、核桃仁、甘栗和花生,其中还有一袋洽洽开心果混在其中。
图源:受访者供图
的确,一直以瓜子称王的洽洽,它旗下的坚果业务存在感并不强。从财报数据来看,坚果业务的成绩也不太理想。
据 2025 年上半年财报,洽洽营收、利润双降。细分到品类上,作为洽洽第二增长线的坚果业务,它的营收和毛利率下滑幅度都比支柱业务瓜子还要大。
洽洽不仅薯片、果冻和牛肉酱销量不佳,如今就连坚果也成绩下滑。瓜子顶流,为何除了瓜子,其他业务都卖不好?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想要搞清楚洽洽为什么其他业务都卖不好,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洽洽为什么要做其他业务。
时间回到 7 年前。智研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7 年国内坚果市场正在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达 276.84 亿元,同比增长 11.5%。此时,坚果市场已经连续 5 年保持着 10% 以上的增速。
图源:电商平台
这份风光与瓜子无关,而是由夏威夷果、巴旦木等引入国内市场不久的坚果所带来的,而围绕着它们的一种新型混搭坚果零食——每日坚果,开始迅速走红。沃隆、百草味和三只松鼠等多个品牌都在推出每日坚果系列单品。
反观传统品类瓜子,却陷入增长乏力的瓶颈。洽洽财报显示,从 2014 年到 2016 年,洽洽瓜子业务营收分别为 24.30 亿元、24.86 亿元和 25.35 亿元。2017 年,洽洽瓜子业务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滑 1.25% 至 25.04 亿元。
所以洽洽一直在尝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早在 2008 年,洽洽就推出豆类零食;2013 年推出果冻和牛肉酱品类,但最终都归于沉寂。2010 年,洽洽还推出薯片品类,它一度有过销量增长,也作为第二业务被写进了财报里。但薯片的营收占比始终未能超过 10%,后来它在洽洽财报里也被归入了其他业务之中。
图源:洽洽财报
而这一次,接力棒交给了坚果。
2016 年,洽洽正式推出每日坚果;2017 年,坚果代替薯片,作为第二业务被写进财报里,营收从 2016 年的 1.08 亿元,同比增长 129.2% 达到 2.47 亿元,成为当年唯一正向增长的业务。
随后,洽洽多次提到要将坚果业务做成品牌的第二增长曲线,到 2021 年,洽洽坚果业务营收占比终于超过了 20%。
从 2022 年到 2024 年,洽洽坚果的营收一直上涨,分别为 16.23 亿元、17.53 亿元和 19.24 亿元;坚果的营收占比也在扩大,到了 2024 年达到 26.97%。
但到了今年上半年情况发生变化,坚果业务实现营收 6.14 亿元,下滑了 6.98%,比营收 17.72 亿元、下滑了 4.45% 的瓜子业务下滑幅度还大。
那么,洽洽的坚果业务出了什么问题呢?
瓜子专家,而不是坚果专家
从上大学起,周絮养成了吃每日坚果的习惯,她每次都会买一箱放在寝室里,遇到上课和出门就随手拿起一包放在背包里," 既方便,又不占地方 "。
逢年过节时,周絮的母亲还会经常买三只松鼠或者百草味的坚果大礼包,其中必不可少的是周絮的最爱——碧根果。
但洽洽的坚果,在此之前周絮都未曾注意到。
洽洽坚果挂在便利店货架上|高越 摄
这与品牌的消费心智有关。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告诉有意思报告:" 洽洽因长期以瓜子为主业,坚果品类的品牌认知度较低,消费者将其视为‘瓜子专家’而非坚果首选 "。
更大的问题,还源于洽洽的渠道铺陈。
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作出分析,洽洽的渠道掌控力多集中于传统的线下分销渠道,包括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等。因此与其他品牌相比,洽洽对于线上渠道的掌控力是较弱的。
据今年上半年财报,洽洽经销和其他模式的营收占比达到 71.67%,在 2023 年之前,这一模式的营收占比甚至高达近 85%。
反观洽洽电商渠道的营收占比只有 16.38%。这与三只松鼠第三方电商平台营收占比 78.42% 相比,差距明显。
洽洽深耕的传统渠道,当下正在面临客流量下滑的冲击。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2023 — 2024 年全国传统超市(大卖场 / 综合超市)客流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下降 30%。
洽洽也受到影响,其官方曾表示,休闲零食行业销售渠道折扣化、近场化趋势加剧,传统渠道客流持续下滑,公司在以上渠道的销售占比较大,销售业绩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而洽洽薄弱的新兴渠道,却正是消费者们购买坚果时最常选择的方式。
艾媒咨询 CEO 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有意思报告,坚果市场消费群体的主力军是 90 后,占比 40% 以上;同时,坚果市场中女性群体和中高收入人群的占比也比较大。他们会更习惯于在山姆、盒马和电商平台购物。
这导致洽洽在新兴渠道中容易被消费者忽略。
有意思报告在各个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在天猫的 " 坚果热卖榜 " 中,排名最高的坚果品牌依次是三只松鼠、百草味、沃隆和每果时光,而洽洽坚果仅排在榜单最后一位。在天猫超市的 " 坚果热销榜 " 上,前五名同样不见洽洽坚果踪影。
图源:电商平台
对比各个坚果品牌的销量,差距同样明显。在淘宝平台,三只松鼠每日坚果最高销量 100 万 +,百草味每日坚果最高销量达到 30 万 +,而洽洽每日坚果最高销量仅 20 万 +。
尚未成熟的供应链
洽洽坚果,不仅卖不好,甚至赚钱能力也在下滑。据洽洽财报,从 2022 年至今,洽洽坚果业务的毛利率一直低于瓜子业务,只有 2023 年除外,这与行业内坚果毛利率高于瓜子的常识相悖。
从 2024 年起,洽洽坚果毛利率出现负增长。到了今年上半年,洽洽瓜子毛利率 20.93%,同比下降 7.67%;而坚果毛利率仅有 14.77%,下滑了 13.95%。
洽洽坚果产品,主要包括每日坚果、坚果乳;单一坚果,比如开心果、夏威夷果、碧根果等以及风味坚果等。
洽洽在淘宝平台上的坚果详情页中标明,其中巴旦木来自美国和澳洲,腰果来自柬埔寨和越南。
图源:电商平台
在财报中,洽洽将坚果毛利率下滑原因总结为:" 公司巴旦木原料受供需关系影响、腰果原料受行业周期性及天气影响,采购价格均有所上涨。"
据全球坚果市场咨询服务公司 Stratamarkets 统计,从 2024 年 8 月 20 日至 2025 年 5 月 20 日,全球巴旦木的均价一路上行,从 2.4 美元 / 磅飙升至近 3.4 美元 / 磅。
但同样是受原材料采购波动影响,三只松鼠坚果业务的毛利率达到 23.91%,仅下降了 2.64%。
对此,詹军豪向有意思报告分析,影响洽洽坚果赚钱的原因主要是供应链,洽洽坚果起步较晚,供应链建设还不够成熟。
他表示:" 洽洽坚果采用自产模式,原材料成本大,占比高;采购来源相对集中、单一,高度依赖于进口,易受国际局势、气候等因素影响。一旦供应端出现问题,调整难度大,应对成本上涨和市场变化的能力相对不足。但其他有使用代工模式的品牌,他们的供应商众多,可以通过多源采购的形式应对变化,从而分散原材料成本上涨的问题。"
图源:洽洽官网
根据财报,洽洽表示一直建有涵盖从种植、采购、储运、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供应链,坚果业务也有整个流程的透明工厂。而三只松鼠目前部分业务仍有代工模式。
与此同时,洽洽在财报中表示自己的采购模式是按销定产,也就是按订单采购。而三只松鼠的采购模式是提前锁定、规模化直采。
这意味着,洽洽的模式更容易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且缺少规模效应所带来的溢价空间。
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坚果业务规模已经达到 27.31 亿元,而洽洽坚果只有 6.14 亿元。
对于洽洽坚果的未来,詹军豪认为,需从三方面破局:
" 首先要供应链多元化,拓展更多采购渠道,增加弹性合作,降低供应链成本;
其次渠道多元化,加大电商投入,优化直播带货运营,同时布局量贩零食店等新兴渠道,调整渠道利润分配,激励经销商推广坚果新品;
最后要加强品牌营销推广,建议推出坚果子品牌,突出 " 专业坚果 " 定位,通过社交媒体种草、KOL 合作提升年轻群体认知,结合健康消费趋势,强调坚果营养价值,打造差异化卖点。"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714.org.cn/gov/364.html发布于 2025-09-15 16:01:2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