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平台提前抢跑双11购物狂欢,你准备好了吗?
随着“双11”购物节的临近,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展开抢跑,从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开始,各大电商平台都在积极备战,推出各种促销活动,这些平台不仅在价格上展开竞争,还在服务、物流等方面进行升级,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各大平台还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这一现象表明了“双11”购物节已经成为电商平台的重要营销手段,各大平台都在积极备战,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
记者丨孔海丽 编辑丨巫燕玲
今年 " 双 11",来得比往年更早。
9 月 29 日,京东宣布,今年 " 双 11" 将于 10 月 9 日晚 8 点现货开卖,成为首个将大促起点定在 " 国庆后首日 " 的电商平台。
而根据公开资料,从天猫、抖音等主要平台公布的 " 双 11" 时间表来看,也都有所提前。抖音将于 10 月 9 日开启,而天猫将于 10 月 15 日开启预售。
国庆黄金周假期计划尚未成行,节后的商业指针已经开始转动。
" 抢跑 " 背后,消费节正在整体上演 " 减法革命 ",熬夜、凑单、满减等玩法,都成了过去式。
超长周期的流量博弈
根据京东公布的时间表,今年 " 双 11" 将从 10 月 9 日开始,这一安排较 2024 年的 10 月 14 日开启提前 5 天,更远超 2019 年之前 "11 月 1 日开启预售 " 的传统模式,创下历史最早记录。
而 " 双 11" 本身,近几年已经从单日大促变成了一场历时近一个月的全民购物节。
回溯 " 双 11" 演化史,开启时间的持续前移非常明显。
2009 年首届 " 双 11" 仅为单日促销;2014 年延长至 3 天;2019 年京东提前至 10 月 18 日,早于天猫当年的 10 月 21 日,整体前置趋势明显。
2023 年,京东把预售模式改成了 " 现货开卖 ";2024 年,天猫、京东双双官宣于 10 月 14 日晚 8 点启动,将战局直接推至 10 月中旬。
2025 年,京东则进一步突破 "10 月中旬 " 的心理关口,直接衔接国庆假期。
京东方面称,在 " 十一长假 " 结束后的第一天启动 " 双 11",消费者会有充裕的选购时间。今年,京东的促销玩法也有进一步简化,不需要凑单,单件商品价格立减,且现货开卖,不需要等待。
" ‘双 11 ’流量争夺白热化。"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头部电商平台通过延长促销周期留住了用户更多消费的可能性。数据显示,2024 年京东 " 双 11" 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 20%;天猫成交总额强劲增长,购买用户规模创新高,证明了超长周期策略的有效性。
促销机制的 " 减法革命 "
与时间线不断前移相伴的,是促销玩法的持续简化。早期,消费者在 " 双 11" 期间需要面对堪比 " 奥数题 " 的复杂规则,定金膨胀、跨店满减、店铺优惠券、品类券等,层层叠加的计算方式让人直呼 " 看不懂 "。
近年来,回归简单、直接让利成为主流趋势。京东率先倡导的 " 官方直降 "" 现货开卖不用等 ",以及天猫、抖音等平台推行的 " 官方立减 " 模式,正取代繁琐的 " 跨店满减 "。与此同时," 效率 " 与 " 体验 " 成为了新的关键词。
这一变化的核心,是从过去以平台和商家为中心、通过复杂规则最大化成交额的模式,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注重购物体验和确定性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曾在 2024 年 "618" 期间被主流电商平台集体取消的 " 预售制 ",在 2024 年 " 双 11" 出现分化。
天猫宣布重启预售,其高管解释称,这是考虑到下半年消费者购买高客单价商品需要更长的决策周期。而京东则坚持 " 现货开卖 ",强调为消费者提供 " 无需等待 " 的消费体验。这一策略差异背后,反映了不同平台对用户心智和供应链能力的差异化考量。
电商平台将 " 双 11" 提前,并简化玩法、主打 " 现货 " 和 " 好价 ",正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变化。
提前启动,拉长消费周期,将消费需求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平稳释放,避免集中爆发带来的物流和售后压力,提升整体服务体验。
此外,在消费者规划第四季度开支的初期便介入,抢占用户心智,率先锁定其购物预算和注意力。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消费节将不再是单纯的价格战,而是围绕供应链效率、用户体验、服务保障以及情绪价值的全方位竞争,考验的是谁能更早、更好地洞察并满足消费者对 " 又好又快 " 的本质追求。
出品丨 21 财经客户端 21 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714.org.cn/gov/936.html发布于 2025-10-05 07:33:1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