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业绩暴跌37亿!丝芙兰中国高层大洗牌,究竟发生了什么?
丝芙兰中国在过去三年业绩暴跌37亿,引发公司高层洗牌,这一事件表明公司面临严重的经营挑战和压力,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扭转局面,高层洗牌可能是公司为了寻找新的领导力量和战略方向而采取的行动,但具体效果仍需观察。
近日,青眼独家获悉,丝芙兰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COO)周影衍(Lily Zhou)已于今年八月底退休,此前其任职该岗位已超7年。
2018年以来,周影衍长期作为丝芙兰中国二号位,负责运营财务管理、投资并购、全渠道供应链布局、法务及法规等职能部门。
据Linked In显示,Christophe Ravier接棒周影衍,成为新任丝芙兰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其此前担任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中东首席财务官。
青眼注意到,去年至今,丝芙兰中国管理层变动频繁。2024年1月,丝芙兰大中华区总经理陈冰(Maggie Chan)离职,曾任职于耐克、京东时尚的丁霞随后成为丝芙兰中国最新掌舵人。今年3月,据外媒报道,丝芙兰全球CEO Guillaume Motte已亲自负责中国业务,丁霞直接向其汇报。
另据公开渠道显示,丝芙兰大中华区市场副总裁程佩珩、丝芙兰中国区零售副总裁朱超然等多位丝芙兰中国核心高管先后在去年离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丝芙兰入华20周年,而如过山车般下滑的业绩、高层的持续动荡无疑为这一历史性时刻蒙上了阴影。可以说,当中国美妆市场呈现渠道多元、消费分级、国货崛起的崭新面貌,丝芙兰的价值正在迎来最严峻的拷问。
任职LVMH超21年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显示,近期,丝芙兰中国两家主要运营主体丝芙兰(上海)化妆品销售有限公司(下称:丝芙兰上海)、丝芙兰(北京)化妆品销售有限公司(下称:丝芙兰北京)主要人员信息发生重要变更。
青眼梳理发现,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周影衍的退出。例如,丝芙兰上海、丝芙兰北京法定代表人均由周影衍变更为丁霞,而周影衍此前担任丝芙兰上海法定代表人近五年。
▍丝芙兰(上海)化妆品销售有限公司变更信息 截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另外,周影衍在该两家公司担任董事一职,则均由Christophe Ravier接任。截止发稿前,据企查查显示,周影衍在上述两家公司已无相关职务。
据青眼了解,周影衍出生于1964年,现年61岁。有关8月底退休的消息,青眼第一时间向周影衍本人得到了确认。
据“丝芙兰SEPHORA中国招聘”公众号及个人Linked In主页显示,周影衍拥有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学位,2004年加入LVMH,担任LVMH中国香水化妆品资深财务及运营副总裁长达十年,见证了LVMH中国香化板块从仅Dior、Guerlain两大品牌到近十个品牌在中国落地并高速增长的历程。
▍周影衍 资料图
此后,周影衍还担任路威酩轩基金投资公司L Capital Asia旗下Ku De Ta集团全球首席财务官,参与LVMH亚太投资部管理集团的投资工作。
2018年1月,周影衍加入丝芙兰中国,担任丝芙兰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掌管囊括采购、法务、财务、供应链等多个团队的运营部,直至近期卸任。
作为丝芙兰中国二号位,周影衍多次代表丝芙兰中国出席行业会议,对可持续发展、中国美妆市场变化、公司治理等议题发表观点。
2021年,在由东方美谷与青眼共同举办的美妆论坛上,周影衍提及,丝芙兰观察到中国美妆市场正在快速迭代,每三到四年便呈现新的趋势、消费习惯与倾向,这也促使丝芙兰快速引进新品牌,同时助力孵化国产新潮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周影衍作为二号位,与同样在2018年上任的丝芙兰中国前一把手陈冰任期多有重叠,两人搭档多年,后者于去年1月离职。
2018年,陈冰上任丝芙兰中国一把手后,提出“本真零售”理念,其重点在于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全渠道布局,作为首席运营官的周影衍则肩负着将战略落地,统筹全局的运营重任,如其曾推动丝芙兰广州仓库建立、可持续计划制定落地等重要动作。
此次周影衍卸任,也意味着在20个月内,丝芙兰中国一号位、二号位均完成更替。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Linked In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显示,周影衍的继任者为Christophe Ravier,其曾担任路易威登中东地区首席财务官近7年,此前还担任过LVMH集团子公司Heng Long(兴隆)公司首席财务官,该公司为2011年被LVMH收购的新加坡顶级鳄鱼养殖制革厂。
就丝芙兰中国COO的相关变动信息,青眼向丝芙兰母公司LVMH方面进一步了解详细信息,截至发稿,对方未有回复。
三年业绩暴跌37亿,丝芙兰中国高层洗牌
2023年,上任不到一年的丝芙兰全球CEO Guillaume Motte雄心勃勃地提出年营收2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71.8亿元)的目标。据外媒报道,丝芙兰2022年以创纪录的销售额和利润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强劲的一年”,使其成为LVMH旗下仅次于路易威登的第二大品牌。
在Guillaume Motte看来,美国、中国两大市场的表现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而中国门店的数量仍有增长空间,“我们的第二优先地区是中国” “(中国)只有350家门店,几乎和它在法国的门店一样多,我们有能力在中国开设更多的门店”。
彼时,Guillaume Motte或许没想到,丝芙兰中国的困境远比其想象复杂得多。
青眼梳理发现,丝芙兰中国在近七年时间业绩犹如过山车般起伏。2018年至2021年是其业绩增长的黄金期,从74.51亿元涨至108.77亿元,然而受到疫情、市场变化等因素冲击,丝芙兰中国在2021年迎来业绩高光后便涨势不再,2024年营收较2021年整整掉了37亿元,甚至不及2018年。
今年上半年,据上海家化半年报披露,丝芙兰中国营收34.44亿元,同比降12.3%;净亏损1.20亿元,显示业绩仍在下滑。
事实上,丝芙兰在亚洲市场的处境同样不乐观。2023年,丝芙兰宣布退出中国台湾市场;次年,丝芙兰被本土美妆零售商CJ Olive Young“挤”出韩国市场。
据青眼了解,面对不容乐观的业绩表现,从2023年起,这艘高端美妆零售巨轮便在中国市场低调酝酿变革,其中包括管理层更换、战略调整等举措。
据外媒报道,早在2023年7月,就传出LVMH集团计划为丝芙兰中国区物色新领导者,来领导下一个增长阶段的消息。另有媒体报道,同年上半年,丝芙兰中国内部正在讨论架构变化。
2024年,丁霞接棒陈冰,担任丝芙兰中国一把手后,这场变革风暴也开始逐渐显现。据媒体报道,在任命丁霞负责丝芙兰大中华区业务后,丝芙兰裁减了数百名员工,在丝芙兰中国4000多名员工中,有10%受到影响,而彼时丝芙兰对此回应称,“行动将影响不到3%的员工,相当于不到120个工作岗位。”
据丝芙兰中国官网介绍,截止到2022年10月底,该公司员工总数超4700人,平均年龄为30岁。另据企查查显示,丝芙兰上海、丝芙兰北京两大运营主体参保人数从2022年的4952人降至去年的4245人,减少超700人。
另据外媒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部分丝芙兰中国高管,包括零售和电子商务的全国主管也离开了公司。
青眼根据Linked In等公开信息整理发现,丝芙兰中国高管在去年以来发生较大变动。如丝芙兰大中华区市场副总裁程佩珩(Anita Ching)已于去年9月离职,其担任该职位超3年。
另外,曾任丝芙兰中国区零售副总裁的朱超然Mars Zhu也于同期离职,现任妍丽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曾任丝芙兰中国区数字化及电子商务副总裁的李源现在则担任曾获LVMH创新奖的ChatLabs首席AI创新官。
与此同时,丝芙兰中国也迎来新管理层的加入。例如对于去年传出的电商业务负责人调整,丝芙兰方面此前也向青眼进行了确认,由Sherry Deng邓青秀担任丝芙兰中国区电子商务及社交电商部副总裁。据公开资料显示,邓青秀曾在雅诗兰黛、加拿大鹅、安德玛任职。
曾因优异表现获Guillaume Motte肯定的丝芙兰香港总经理Didier Perrot-Minot则升任丝芙兰大中华区商品副总裁。
丝芙兰在华窘境:变形的零售与消失的“体验”
“有时候我听说零售已死,当然无聊的零售肯定是”“它(零售业)必须是生动的,必须是令人兴奋的”,作为全球高端美妆零售巨头的掌舵人,Guillaume Motte曾如是表示。
据LVMH集团上半年财报显示,尽管面临高基数压力,丝芙兰凭借其强劲战略继续实现营收增长,在多个国家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并通过产品差异化策略与全渠道创新不断壮大忠实顾客群体。
然而,当丝芙兰在全球众多市场所向披靡之时,中国市场表现的颓靡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那么,为什么曾经风格无限的丝芙兰如今在中国却举步维艰?
青眼分析发现,中国美妆市场独特的渠道多元化特征、企业过于关注KPI转化的机制、独家品牌优势减弱都是导致丝芙兰中国发展遇阻的重要因素。
以独家品牌为例,作为丝芙兰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在过去,丝芙兰中国凭借蔚蓝之美、欧缇丽、雅诗敦等一众独家品牌形成的强大护城河,业绩取得高速增长,而该优势由于品牌销售渠道日益分散、线上渠道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当独家品牌优势日益减弱,过于注重业绩的机制使得门店服务“变形”,丝芙兰过去始终强调的“体验”如今显然成色不足。
另外,近年来,中国高端美妆市场遇冷,质价比消费趋势明显,丝芙兰显然也无法独善其身。据Goldman Sachs Research高盛研究此前发布的中国美妆品牌报告显示:2021-2024年,中国高端美妆复合增长率下滑3%,市场规模从2578亿元缩水至2364亿元,四年蒸发214亿。
不过,尽管丝芙兰中国的价值正在面临拷问,但其300余家的门店、庞大的优质消费者人群资产、高端美妆的符号价值依然吸引着不少品牌的入驻。去年以来,TAKAMI、The Ordinary、NATASHA DENONA等众多海外品牌依然将丝芙兰作为优先渠道,而可复美、优时颜、闻献等中国香水美妆新贵同样看到了丝芙兰渠道在提升品牌调性及出海方面的潜在助力。
“要再次打动中国消费者,丝芙兰最需要的是真正俯下身子,读懂中国消费者,找到丝芙兰对于当下消费者真正独特的价值,而不能仅仅依靠折扣活动”,有业内人士表示。
入华二十年,丝芙兰为中国消费者打开了一扇看到更大美妆世界的窗,而当中国消费者已然站到平视世界的高度,丝芙兰显然要为自己找到下一个存在的理由。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714.org.cn/gov/140.html发布于 2025-09-08 16:00:2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