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咖啡地图揭秘,咖啡浓度巅峰之城竟非上海!

访客 2025-10-30 16:01:43 41853 抢沙发
中国咖啡地图揭示,“咖啡浓度”最高的城市并非上海,这一发现令人意外,该地图通过分析各城市咖啡店数量、消费习惯等因素,绘制出中国咖啡文化的地理分布图,除了上海,其他如北京、广州等城市也拥有丰富的咖啡文化,但具体哪个城市在咖啡浓度上占据领先地位,仍需进一步探讨,这一发现或许能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咖啡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北上广靠边站,它们才是隐藏的 " 咖啡高地 "

年饮用杯数从 2016 年的 9 杯,升至 2024 年的 22.24 杯,咖啡已经融入越来越多国民的日常。

经过十年高速发展,中国咖啡市场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北上广之外,哪些城市成为隐藏的 " 咖啡高地 "?咖啡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

一起来看这份中国咖啡地图。(特别说明:数据来源窄门餐眼,截至 2025 年 10 月 15 日)

01全国咖啡门店超 25 万家广东、浙江、江苏位列 Top3

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 2025 年 10 月 15 日,全国咖啡门店总数为 254730 家。

按省级行政区划分,咖啡店的分布与经济活跃度高度重合。广东、浙江、江苏三大沿海省份位居前三,门店数量分别达到 41959 家、22496 家和 19729 家。

在城市层面,上海是唯一咖啡门店数突破万店的城市,以 10652 家位居榜首;广州、北京分别以 8452 家和 7335 家位列第二、三名。

上海是海外咖啡品牌进驻中国内地的首选之一,星巴克在上海的门店数已超过千家。

上海不仅跑出了 Manner、M Stand、挪瓦咖啡等已形成规模化布局的连锁品牌,还涌现出一尺花园、三立方、银流咖啡等特色品牌,以及 o.p.s、村口大树、有容乃大等独立咖啡馆,展现出多元的咖啡生态。

广州除大型连锁外,本土连锁与独立咖啡馆占据不少市场份额。区域连锁如 store by .jpg、PAIX COFFEE、来回咖啡,在当地风生水起。而浓厚的社区咖啡文化,则支撑起大量独立咖啡馆遍布街巷。

而北京,不仅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布局,还生长出独具特色的本土咖啡文化。METAL HANDS 等品牌是胡同咖啡代表,故宫角楼咖啡凭 " 咖啡 + 文创 " 模式走红,近两年还跑出 Grid Coffee、小咖咖啡等新势力。

纵观门店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无一例外为一线或新一线城市,这也印证了区域经济水平对咖啡消费的强劲驱动力。

从省级行政区的角度看,上海每万人拥有 4.29 家咖啡店,西藏、海南紧随其后,分别是 3.98 家、3.73 家。

具体到城市,咖啡店密度 Top10 覆盖新一线至五线城市。值得一提的是,拉萨、丽江、珠海分别以 9.47 家、6.81 家、6.15 家位列前三。

02" 咖啡浓度 " 高于北上广这些城市凭什么?

如果说一线城市将咖啡喝成了 " 日常刚需 ",那么更多中小城市则通过在地化改造,成功塑造了独具特色的咖啡生态。

它们的门店总数或许不多,但可观的人均密度恰恰揭示了当地的消费活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1、西藏拉萨:咖啡馆密度 Top1," 高原咖啡 " 打破认知

窄门餐眼统计,拉萨现有 830 家咖啡门店,数量不多,但对应约 87 万常住人口,咖啡浓度全国排名第一。

" 拉萨现在到处都是咖啡厅,几乎每个小巷都有。"当地藏 A 咖啡老板感慨。

在拉萨,酥油茶和甜茶长期占据饮品主导地位," 甜茶馆 " 更是当地休闲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时代变迁,咖啡厅逐渐成了年轻人的 " 新甜茶馆 "。

它们多以 " 咖啡 +" 的融合业态存在。比如餐厅、民宿引入咖啡,尤其是一批坐拥布达拉宫观景位的门店,成游客打卡标配。

连锁品牌也在积极进入这个边缘市场。2023 年,库迪开出拉萨首店。%Arabica、太平洋咖啡也曾尝试在此开店。本土出现了柠渡咖啡等区域小连锁,以及西子咖啡馆等特色品牌。

产品上多融合藏式饮食文化,例如糌粑咖啡、酥油咖啡、青稞咖啡等是爆款。

政策与文旅发展为咖啡提供了生长土壤。自 2020 年起,西藏咖啡文化节连续举办多年,带动了当地咖啡消费习惯的养成。

值得关注的是,藏式咖啡的影响力已开始向外扩散。近两年,昆明、成都等地都出现了藏式文化主题咖啡店。

2、云南丽江:依景卖景," 雪山咖啡 " 成一大亮点

丽江拥有 851 家咖啡门店,以平均每万人 6.81 家的数量,紧随拉萨之后,同样展现出浓厚的咖啡氛围。

作为旅游名城,丽江虽非咖啡产区,却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将 " 云南咖啡 " 与在地文化紧密融合,发展出 " 咖啡 + 文旅 " 的特色模式。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2025 年 5 月消息,仅在丽江大研、束河、白沙三大古镇片区,就汇聚着超 700 家咖啡馆。其中更靠近玉龙雪山的白沙古镇,咖啡门店超百家,形成了高密度的咖啡街区。

在这里,咖啡门店更像是文化体验的载体,纳西东巴文化、雪山景观普遍被融入场景设计。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有近 30% 的咖啡门店选址在景区景点,承接旅游客流。

在大众点评咖啡热门榜上,自见山 · 雪上观景咖啡、虎牙咖啡馆、久哥 · 猪圈咖啡位列前三,这也体现了观景打卡、在地特色是咖啡消费的主要驱动力

3、广东江门:侨乡基因 + 产业链优势,咖啡 " 底气 " 十足

江门现有 2718 家咖啡门店,以平均每万人 5.64 家位列榜单第五名。

除全国连锁品牌外,当地咖啡市场以社区咖啡馆为主,客群年龄跨度大,跑出了粤追發逹咖啡等社区连锁。

提到江门,很多人会想到 " 中国第一侨乡 ",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是中国咖啡器具产业聚集地。

2024 年江门市发布的《江门咖啡产业投资指南》提及,江门拥有 300 多家咖啡器具及零配件企业,相关产品出口额达 8 亿元,年均增长 30%。

为推动咖啡产业发展,当地还举办了中国侨都(江门)咖啡文化周等活动,建设了江门(蓬江)咖啡产业园区。

侨乡基因 + 产业链优势,让江门的咖啡市场有了不一样的 " 底气 "。

4、浙江湖州:村咖盛行,多家 " 目的地咖啡 " 爆火出圈

湖州有 1907 家咖啡门店,以平均每万人 5.5 家位列榜单第六名。

与一线城市的 " 快咖啡 " 不同,这里多将咖啡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催生出一批以 " 卖风景、卖体验 " 的乡村咖啡馆,吸引了大量江浙沪地区年轻消费者专程打卡。

安吉县尤为突出,凭借遍地特色咖啡馆,这个少见的地名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以初代网红瀑布咖啡为例,从杭州自驾 1 个多小时便能抵达,凭山洞、瀑布等自然景观自带流量。主理人 Jason 曾在采访中透露:" 暑期几乎每家店都爆满,工作日客流在 1000~1500 人,假期能达到 2500~3000 人。"

通过瀑布咖啡、矿坑咖啡、稻田咖啡等差异化场景、沉浸式体验,湖州让咖啡消费成为一种另类的短途度假。

5、吉林延边:边贸打开 " 咖啡窗口 ",喝咖啡就像吃饭

Top10 城市中,还有一座东北小城——延边,有 952 家咖啡门店,以平均每万人 5.05 家位列榜单第九名。

延边靠近中俄朝交界,较早接触国际咖啡文化,咖啡消费一直都很活跃。早期流行 " 韩系咖啡馆 ",还培育了劳顶笨等本土连锁品牌。

作为延边首府,延吉被称为 " 被咖啡馆串起来的城市 "

" 对于很多延吉人来说,喝咖啡就像吃饭,是每日必需,‘咖不离手’是普遍的生活方式。" 一位当地咖啡创业者如是说。

当地还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咖啡产业配套。据延吉市商务局统计,截至 2024 年 10 月,全市有咖啡烘焙工厂 8 家,其中,连锁咖啡门店配套工厂 5 家、独立生产工厂 3 家,涉及经营咖啡产品的商户 1000 余户。

结语

从北上广到边陲小城,作为舶来品的咖啡,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大众生活。

《2025 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达 3133 亿元,较前一年增长率达 18.1%。人均年饮用杯数较上一年的 16 杯提升至 22.24 杯。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714.org.cn/gov/1523.html发布于 2025-10-30 16:01:4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185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