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鲁花油,厨房秘籍,提升烹饪艺术与搜索引擎排名的必备之选!

访客 2025-10-31 16:01:41 38207 抢沙发
鲁花是一种具有油水特性的植物,其种子含有丰富的油脂,常被用于食用油的生产,鲁花油水丰富,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营养价值,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

粮油老厂的新算盘,水生意到底好做吗?

10 月 28 日 2025 胡润百富榜出炉,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第四次登顶中国首富。这位靠卖水起家的老板,就凭农夫山泉一家公司,把身家堆到了 5300 亿元。旁人看他这几十年,越看越明白:原来水这生意,能这么赚钱。

差不多同一时间,另一家国民级企业的动作引发行业关注。

山东鲁花集团与广西世尊营销集团、振林集团上水源近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携手在广西市场推进 " 好油 + 好水 " 的双品类布局,鲁花这一粮油领域的资深玩家,可谓正式开启了饮用水业务的规模化拓展。

图:鲁花饮用天然水

" 做油的企业可以跨界做水,做水的企业却鲜有能成功切入粮油领域的。" 上海一位快消经销商告诉「零售商业财经」:饮用水生意的核心门槛在于资源掌控与渠道分销,这是一门依托自然禀赋的资源生意,与粮油行业需要全产业链深耕的逻辑不同。

可见,在当下企业纷纷寻求多元化的浪潮中,并非所有跨界都是战略延伸,不少企业陷入 " 无序扩张 " 的泥潭,鲁花此次布局究竟是深思熟虑的突围,还是随波逐流的尝试,仍需从行业基本面与企业自身情况中寻找答案。

1鲁花的 " 三水合作 "你有我缺,凑齐就能干

鲁花此次进入饮用水赛道,并未单打独斗,而是与两家广西本地企业达成深度合作。

直白点说,鲁花有名气、有渠道基础;振林能拿到好水,提供核心的水源与生产保障;世尊知道在广西怎么卖得快,负责本地市场的落地与分销,三方相互协同刚好把 " 卖水 " 的关键环节都补齐了。

图源:" 鲁花世尊 " 公众号

作为合作的核心,鲁花的优势集中在品牌与渠道两大板块。

提起买油,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 " 鲁花的油放心 "。这家深耕粮油行业四十年的企业,早已凭借花生油产品建立起家喻户晓的国民认知。

2023 年数据显示,鲁花实现营收 186.29 亿元,净利润 27.46 亿元,在粮油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这样的盈利能力足以说明其市场地位。更关键的是其渠道网络,据企业公开渠道信息,全国范围内 400 家销售分公司与 3000 多家分销商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终端触达体系,这为水产品的快速铺货提供了天然条件。

振林集团上水源解决了最核心的问题:水从哪来。

据悉,振林集团上水源水厂聚焦 " 好水供给 ",作为上林本土生态饮用水重点企业,它持有龙头峰水源地长期合法开采权,还建成水源地封闭管理、管道输送、净化过滤全链条高质量生产设施,保障 " 好水 " 稳定供应。

广西世尊营销集团则是这场合作的 " 落地关键 "。

这家企业深耕广西快消市场近三十年,本身就是鲁花在广西地区的总经销商,对本地市场的消费习惯、渠道特点极为熟悉。其搭建的 " 商超 + 分销 + 车销 + 大客户 + 线上平台 " 全渠道网络,覆盖广西全域的网点与仓储物流体系,能够让鲁花饮用水快速进入本地终端。

更重要的是,世尊可直接复用鲁花粮油的现有渠道资源,比如借助送油车辆顺路配送饮用水,大幅降低单独铺水的物流成本,这种协同效应让水产品的市场开拓事半功倍。

图源:" 鲁花世尊 " 公众号

鲁花放着好好的油不卖,非要去碰水,其实源自主业疲软。

尽管鲁花的营收与利润在行业内仍处于领先地位,但长期依赖的花生油业务已显露出增长乏力的态势。再加上原料成本的持续上涨不断挤压利润空间,业务增长的天花板日渐清晰。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2025 年上半年,国内多家主要粮油上市企业出现业绩波动," 增收不增利 " 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困境,传统粮油业务的增长潜力已近饱和。说白了,粮油这行现在不好做,大家都在抢现有的市场,想多赚点钱不容易。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饮用水赛道的蓬勃生机。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 年我国瓶装水市场规模已突破 2000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3000 亿元,年增速保持在 8%-9% 之间,远高于粮油行业的增长水平。

更具吸引力的是利润空间,农夫山泉 2025 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销售毛利率接近 60%,这样的盈利水平是粮油行业难以企及的。对于鲁花而言,在主业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切入饮用水这一高增长、高毛利的赛道,成为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自然选择。

2卖水的胜算鲁花的优势能撑多久?

站在零售行业的角度审视鲁花的跨界,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自身资源的整合能力,更与饮用水市场的行业格局密切相关。

要判断鲁花能否在这一赛道站稳脚跟,首先需要看清当前瓶装水市场的基本面。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瓶装水市场已形成相对稳定的 " 寡头割据 " 格局。农夫山泉、怡宝两家企业合计占据约 50% 的市场份额,加上娃哈哈、百岁山等品牌,头部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超过 70%,留给新进入者的空间本就有限。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鲁花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我们认为,最突出的一点便是渠道资源的复用。粮油与饮用水的目标消费场景高度重合,均以家庭日常需求为主,鲁花既有的粮油渠道无需大规模改造,便可直接用于水产品的分销。

图源:鲁花官网

更关键的是,四十年的品质积累,让消费者对鲁花品牌天然抱有信任,这种信任很容易延伸到其新推出的饮用水产品上," 若做厨房用水,这种信任优势更会被放大。" 业内人士直言。

但优势之外,鲁花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也在于消费者的认知固化。

长期以来,鲁花在公众心中的核心标签始终是 " 花生油 ",此前其尝试拓展调味品业务时,便有不少消费者将其视为 " 买油送的附属品 ",难以形成独立的品类认知。如今跨界做水," 鲁花懂油不懂水 " 的偏见仍会存在,要改变这种认知,需要长期的场景化营销与持续的品质证明,绝非短期内能够实现。

更关键的是,鲁花需要在产品差异化上找到突破口。

当前瓶装水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多数品牌仍以 " 天然 "" 健康 " 为主要卖点,鲁花若不能找到独特的产品定位或场景需求,很容易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

其实鲁花跨界卖水,也把两个行业的差别说透了。

为什么做油的能做水?

因为卖水的关键东西都能从外面找:缺水源,找振林这样的合作;缺生产,能代工;缺渠道,用自己卖油的。本质上就是整合资源,找到好水源、能送到家,就能做,这也是农夫山泉能快速做大的原因。

可做水的为什么做不了油?

原因在于粮油行业的门槛远高于饮用水。以鲁花为例,其为了提升花生油品质,从 2009 年便联合科研院所培育高油酸花生良种,历时数年才形成稳定的品种优势;其核心的 5S 纯物理压榨工艺,更是耗时六年研发才攻克技术难关 这些涉及良种培育、工艺研发、供应链管控的全产业链能力,需要长期积累与持续投入,绝非拥有水源与渠道的水企短期内能够掌握。

图源:鲁花官网

对于行业内争议颇多的 " 无序扩张 ",鲁花的布局给出了一种思路借鉴:真正的战略延伸,并非盲目进入陌生领域,而是基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合理拓展。在主业增长放缓时,不必局限于原有领域,可选择与自身资源匹配度高的赛道进行拓展,通过外部合作补全短板,依托既有优势实现协同发展。

当然,鲁花也清楚,卖水的市场早就不是随便就能分一杯羹的地方,想真正站稳,还得在水的品质、怎么让大家接受上多下功夫。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714.org.cn/gov/1560.html发布于 2025-10-31 16:01:4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820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