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湘军,逆境求生,扭亏为盈的挑战与机遇
酒店湘军面临卖楼易而扭亏难的困境,在房地产市场波动下,酒店业也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扭亏为盈的难题,尽管卖楼可以缓解资金压力,但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状况、实现盈利仍是酒店湘军需要面对的难题,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管理、拓展市场等,只有通过综合性的措施,才能有效解决扭亏难的问题。
还在 " 甩包袱 "。
近日,老牌国资酒店集团华天酒店发布 2025 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8 亿元,同比减少 12.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6 亿元,同比下降 39.99%。
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 1.45 亿元,同比下降 2.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950.46 万元,同比下降 50.87%。
在披露三季报业绩的同时,华天酒店同步公告拟挂牌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 " 回血 "。
公告显示,华天酒店挂牌转让永州华天城置业 70% 股权,挂牌底价为 5253.96 万元。
据悉,本次交易完成后,永州置业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这家湖南老牌酒店集团再次对重资产包袱 " 割肉 " 减负。
然而,重资产包袱、股东内讧与外部竞争挤压下,这家湘军酒店龙头能否真正突围?
01还在卖子求生?
" 卖子 " 对华天酒店而言,已是 " 熟悉 " 的操作。回看其发展史,通过出售资产来弥补亏损,几乎是周期性上演的戏码。
那为何会选择此时卖子?这其实是华天在多重战略考量下的主动出击:
一方面在永州置业评估增值高点出售,实现了资产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又为公司聚焦酒店主业、推进轻资产转型提供了资金支持,可谓一举多得。
首先是财务压力倒逼华天酒店 " 卖子求生 "。
2025 年前三季度,华天营收同比下滑 12.52%,净利润亏损扩大至 1.56 亿元,第三季度单季亏损达 4950.46 万元。
图源:华天酒店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
2025 年,前三季度营收下滑与亏损扩大的双重压力下,华天亟需回笼资金以弥补短板,永州置业上半年盈利,恰好适合公司 " 回血 ",缓解现金流压力,优化财务结构。
其次,出售永州置业符合华天的轻资产转型战略方向。
一方面永州置业主营房地产开发和酒店建设投资,与华天酒店正全力发展的酒店服务业关联度低。
2025 年华天酒店半年财报显示,酒店业占华天营收 83.16%,房地产业仅占 0.96%。
另一方面,永州置业作为重资产项目,与公司 " 盘活重资产 " 战略方向相悖,此时出售,符合公司发展方向。
最后,此时出售永州置业是处置低效资产的最佳时机。
据评估报告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永州置业净资产账面价值 5549.49 万元,评估高达 7505.66 万元,增值率超过 35%,此时出售可获得较好溢价,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简单来说,就是卖掉不赚钱的资产,换取华天此时急需的现金。
若永州置业此次交易完成,非核心资产的剥离不仅能优化报表结构,还能为酒店主业争取喘息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华天酒店此时出售永州置业并非简单的 " 断臂求生 ",而是在为华天的酒店主业突围让路。
02酒店湘军的重资产 " 包袱 "
从省军区招待所变身湖南首家四星级酒店,华天酒店的发家史,几乎就是当时重资产扩张的现实演绎。
华天酒店的重资产基因,也早在创立之初就已埋下伏笔。
图源:企查查
1988 年,长沙华天大酒店开业,作为湖南首家四星级酒店,凭借自营模式迅速打响名号,这种 " 自己建、自己管 " 的重资产路径,在房地产红利期更是被奉为成功秘诀。
1999 年通过托管模式拿下株洲、衡阳等五家酒店;2006 年益阳首家产权式异地自营酒店开业后,华天彻底开启了重资产的 " 摊大饼 " 扩张模式。
仅是 2007 到 2009 年两年时间,就修建了潇湘华天、北京世纪城华天、长春华天 3 家高星酒店。
从株洲、衡阳到北京、上海,甚至 2012 年将版图扩张到了法国巴黎,其巅峰时期自营酒店数量一度突破 30 家。
可以说在 2014 年之前,华天酒店采取的是典型的重资产扩张模式,大量购入房地产项目,建设综合性酒店,将宝贵的现金流沉淀在固定资产上。
实际上,当时华天的重资产扩张模式并非个例,而是那个时代酒店业的缩影。
与华天同期,富力、恒大等房企纷纷涌入酒店业,靠着拿地配建的逻辑疯狂囤积酒店资产,比如富力最辉煌时,手握近 90 家酒店。
虽然这种扩张模式在行业上行期表面十分光鲜,华天 2019 年营收突破 11 亿元,其中,自营酒店就贡献了其中 70% 的收入。
但繁荣的泡沫下,危机早已潜伏。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重资产模式 " 逐渐成为华天酒店身上的枷锁。
图源:界面 · 新闻
新酒店前期成本高企,利润贡献远跟不上投入节奏,高额财务费用直接吞噬了营收增长。
在华天曾经推崇的 " 酒店 + 旅游 + 地产 " 模式下,以 " 房地产开发销售 " 为主营业务的 10 个子公司中,仅有北京世纪华天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处于盈利状态,其他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的子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华天酒店 1.43 亿元土地纠纷案二审败诉。
根据二审判决结果,华天酒店作为被告需支付剩余土地开发经营权转让款 927.13 万元及逾期利息。涉案总金额达 1.43 亿元,其中逾期利息 642.3 万元,逾期利息自 2021 年 3 月 10 日计算至付款日。
自 2014 年起,华天酒店扣非后净利润便持续处于亏损状态。而此次转让永州置业 70% 股权这一动作看似寻常,实则是这家老牌酒店巨头在连亏 11 年后的断臂求生。
03连亏 11 年,华天还能突围吗?
作为酒店湘军龙头,华天酒店的酒店市场份额正在被不断挤压,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内部的战略失误使得华天酒店亟需突围 " 求生 "。
先从内部经营来看,截至 2025 年 9 月末,华天非流动资产合计 35.26 亿元,占资产总计的 78.37%,非流动资产占比仍然超过七成。
图源:华天酒店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事实上,2022 年以来,华天酒店一直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22 年— 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1 亿元、-1.22 亿元、-1.81 亿元,2025 年三季报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步再度扩大近四成,仍未能走出亏损泥潭。
此外,据多家媒体报道,随着 2024 年年度财报的披露,华天酒店股东间的 " 内讧 " 被推至台前。
在审议 2024 年财报及公司多项议案时,华天酒店董事向军、邓永平以及监事江开发投出反对票,直指公司 " 十四五规划战略执行不力 "" 主业营收萎缩,轻资产拓展与增量无突破 "" 营收持续下滑 " 等问题。
接着再从外部市场来看,截至 2024 年底,湖南省酒店存量共计 15794 家,位列全国第八。
在华中崛起的战略背景下,湖南已经成为酒店集团们抢滩的必争之地。而华天酒店在高端市场上甚至在湖南市场的份额在被不断挤压。
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截至 2024 年底,前 10 家酒店集团市场占有率达到 60.48%。
2024 年华天直营加托管酒店合计 41 家;同年,锦江新开 1515 家,华住新开 2442 家门店,首旅新开 1353 家门店,华天似乎开始掉队。
内忧外患之下," 掉队 " 的华天也一直寻求转变。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华天酒店在生活服务板块有一些亮眼表现,生活服务业营收规模占总营收的 15.88%,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 1.73%。
不过规模占总营收的 12.82%,规模还是相对较小,对于其整体营收和扭亏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再来看看华天酒店 2025 年上半年的表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7.34%,酒店业务营收同比下降 19.25%,客房收入下滑超两成。已经持续亏损 11 年的华天,还能转过身吗?
" 去重转轻 " 不能只通过出售资产来摆脱亏损,如果单纯依赖对原来重资产的处置和盘活,也还是难以扭转华天的亏损局面,即使短期内实现扭亏,也并非长久之计。
因此,华天酒店在推进轻资产战略的同时,也在逐步探索多元化发展途径,寻求更稳健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5 年计划新增 10-15 家托管酒店,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打造 " 华天 + 阳光 " 双品牌矩阵,扩大品牌授权范围;加速出售永州置业等低效资产,改善现金流和资产质量;激活 370 万会员资源,发展会员专属服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轻装上阵在行业调整期显然更具抗风险能力,华天酒店若想突围,需要先通过盘活高非流动资产,获取现金流同时加速向轻资产模式转型。
卖楼求生是华天酒店断臂求生的缩影,但重资产转型绝非一卖了之。
在行业洗牌加速的当下,尽管华天酒店在逐步探索轻资产模式的 " 新路 ",但去债减重、资产优化、品牌重塑与内部治理或许更是需要其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714.org.cn/gov/1727.html发布于 2025-11-06 16:00:5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