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价格战激烈,均价创6年新低,供应链遭遇寒气挑战!
新能源车均价创下6年新低,价格战加剧导致“寒气侵蚀供应链”,对行业带来不小影响,这表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厂商为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降价策略,同时也考验着供应链的抗压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新能源车行业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丨徐蔡钰
今年,中国汽车行业价格战,寒气越发深入。
36 氪制图
2025 年 9 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均价下滑至 15.8 万元,为 2019 年后首次跌破 16 万元价位线。激烈竞争使得市场竞争变形,理想、小鹏等新能源品牌虽然销量上涨,但利润难爬升;比亚迪、丰田、大众等企业则陷入营收涨单利润跌的怪圈。长期降价的反噬,已经浮现。
36 氪制图
为控制成本,整车厂普遍要求供应商协同降本,并显著延长付款周期。价格战压力深入汽车供应链,但其中悲欢各不相同。
36 氪制图
宝钢、中铝等原材料厂家稳步增长、资金充足;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核心制造商增长明显,但正极材料、隔离膜等原料制造商仍在亏损。传统动力、底盘类 Tier 1 企业营收与利润共同下滑,多家巨头企业已开启多轮全球裁员行动。
36 氪制图
当价格战从短期策略演变为常态竞争,整车厂及供应链的生存核心,都不再是简单的降价,而是需要技术驱动的成本优化,以及从 " 卷价格 " 到 " 卷价值 " 的战略重塑。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714.org.cn/gov/1783.html发布于 2025-11-08 16:01:1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