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住万豪酒店,为何需自备拖鞋?揭秘背后的故事

访客 2025-09-25 16:00:29 53494 抢沙发
住万豪酒店需自备拖鞋,因为酒店不提供拖鞋服务,这可能因酒店政策或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提前向酒店前台咨询确认,在入住时,自备拖鞋可以避免因酒店拖鞋不干净或不合脚而带来的不便,同时也能保障个人卫生和舒适度,在入住万豪酒店时,建议提前准备一双合适的拖鞋。

环保?还是酒店降本的最新 " 遮羞布 "?

这两天有这么个事,在业内刷屏了。

起因是,有位姐们儿在常州万豪酒店入住,一拿拖鞋,好家伙,鞋面起球也就算了,鞋里还粘着根毛。她找服务员理论,人家轻飘飘回一句:" 这拖鞋我们是回收消毒再用的,给您换双新的哈。"

好一个 " 再用 "。

姐们儿当场就炸了:我七百多块钱住一晚,还得穿陌生人穿过的 " 二手鞋 "??

社媒小作文一发,评论区直接沦陷:

" 我也住过万豪,拖鞋边都黑了,我还以为是放久了。"

" 所以环保就是让我给上个房客‘接盘’?"

" 怪不得拖鞋包装上只写防滑,绝口不提能循环用,搁这儿玩文字游戏呢是吧?"

直接把高端酒店所剩无几的 " 五星级 " 滤镜,又扒掉一大层。

当然,酒店后来也有一个非常 " 理中客 " 的回应:我们没写是一次性的、拖鞋是棉的能洗、消毒是商业级的、起球是正常磨损、有毛是质检疏忽。

听着挺像回事儿是吧?可问题在于,你没写是一次性,就等于默认可循环?这逻辑咋这么流氓呢?

按照国内市场规定,一次性用品不能重复用,可重复用的必须一客一换一消毒。但法条没逼着酒店非得标明 " 我这拖鞋是不是一次性的 "。于是万豪就钻这空子:" 我没说是一次性,那就能循环。"

可正常人谁想得到?客房拖鞋,白的,棉的,不都默认是 " 六小件 " 之一,用完就扔吗?你酒店要是真环保,你倒是写出来啊!—— " 我们这拖鞋洗洗还能用,您放心穿 "。

这不是属于典型的人为制造 " 信息不对称 ",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吗?

用 " 我没写 " 来推脱 " 你应该懂 ",这叫转嫁责任,属实是把 " 装死 " 玩明白了。

可是几毛钱的拖鞋,万豪为啥非要循环用?

这里面利益其实不小。

一双普通无纺布一次性拖鞋批发价约 0.5 元,可水洗棉拖单双成本 4 元,若循环 3 次,单次使用成本立降 60% 以上。

以常州万豪 294 间客房、年均出租率 60% 估算,一年能省十多万。更别说洗个 10 次 8 次的。

而且还可以让集团有素材,说自己环保,说自己 ESG。

别小看 ESG 这玩意,虽然看起来虚头巴脑的。但在国际上是套钱利器,不仅有奖励、有补贴,还能降低融资成本。

你发绿色债券,发行利率就平均比普通债券低 1.5%。

万豪就发过报告说,靠拖鞋循环一年能减少 2100 吨垃圾,听着挺牛,但 " 怎么消毒的 "、" 客人知不知道 ",一个字不提。

说白了,就是既想立环保人设,又怕客人不买账。于是干脆 " 只做不说 ",洗了接着用,起球了也照发,纸带包装原封不动 直到某天被一根头发丝儿捅破天。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拖鞋究竟能不能洗干净?

按照涉事酒店的说法,自己洗拖鞋和洗布草标准一样:60 度高温、含氯消毒、80 度烘干,听起来挺唬人。

说实话,这套组合拳下来,理论上确实能干掉大部分常见的细菌、真菌。如果每家酒店、每个外包洗涤厂都能像外科手术一样严格执行这个标准,那拖鞋的卫生问题基本可以放心。

但 " 理论上可行 " 和 " 真这么干 " 是两码事。

你指望洗涤厂对每双拖鞋都像对待手术器械一样认真?别闹了。

已经有业内人士爆料,为了赶工期、降成本," 轻污 " 拖鞋和 " 重污 " 的地巾、抹布混洗是常有的事。

但机洗次数一多,棉拖鞋表面就会起球。这些毛球有个 " 神奇 " 的作用——它们让污渍均匀分布在无数纤维小球里,看起来颜色 " 匀称 " 了,好像 " 干净 " 了,其实只是把上一位客人的脚皮、汗液、真菌孢子摇匀了而已。

起球越严重,往往意味着它经历的 " 风雨 " 越多,而不是洗得越干净。

而且,棉拖鞋本身简直就是为 " 藏污纳垢 " 而生的天才设计。

鞋底夹层、包边的缝线、起球后毛绒形成的无数个小缝隙 这些地方都是微生物的 " 三室一厅 ",水流冲不进,热量透不透,堪称完美的卫生盲区。

江苏省疾控中心做过实验,棉拖鞋洗 5 次之后,鞋底夹层仍检出表皮癣菌阳性率 12%。要是烘干不到位,毛球缝里全是头发皮屑。

但这事赖不着拖鞋,毕竟这玩意设计出来的时候,也没想过会被酒店拿来这么玩啊。

所以洗拖鞋这个事目前就变得很尴尬。

酒店觉得自己洗干净了,但是行业里又说洗拖鞋这种事纯扯淡。

但这些专业知识对客人来说又太复杂了。他们没法判断消毒干不干净,只能靠 " 起球 "" 有毛 " 来猜。

酒店又怕标了 " 循环 " 吓跑人,不标又爆雷。

监管呢,现在只管 " 一次性不能重复用 ",却不管 " 可循环的是否告知 "。

大家各玩各的,各说各的。

所以,结论很简单:

技术上说,拖鞋能洗干净。

但在用户无法亲眼见证整个流程的现实世界里,默认它没洗干净,是保护自己最理智的选择。

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历这事的老炮儿们,出差包里总会塞一双自己的拖鞋。

这不是矫情,这是经过社会毒打后形成的条件反射。

一双拖鞋,轻飘飘 30 克,却让 " 五星级 " 酒店体面尽失。当循环变成省钱的马甲,当沉默变成忽悠的套路,再贵的装修也撑不起信任的崩塌。

真环保,不是后台抠那几毛钱,而是大大方方告诉客人:我们循环,但我们更透明。你愿意为绿色买单,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放心。

别让环保,成了脏拖鞋的遮羞布。

循环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敢说真话。

五星级的标准,不该只挂在门口,更该在每一个细节之上。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714.org.cn/gov/703.html发布于 2025-09-25 16:00:2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349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