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捞新玩法,豪餐均消超600,20多元穷鬼套餐也能满足你
海底捞餐厅的消费水平差异较大,豪餐均价超过600元,而“穷鬼套餐”仅需20多元,这种定价策略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让顾客在海底捞“既要又要”,即享受高品质的服务和美食,又能够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做出选择。
高端火锅逐渐卖不动了。
2025 年上半年,海底捞交出一份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单。营收、净利润、翻台率、客流量均在下滑。海底捞财报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海底捞上半年营业收入为 207.03 亿元,同比下降 3.7%;集团溢利为 17.55 亿元,同比下降 13.7%。集团核心经营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 24.08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14.0%。
顾客少了 1000 多万人次。今年上半年海底捞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为 3.8 次╱天,同店翻台率 3.8 次╱天,接待顾客总数近 1.9 亿人次。去年同期,海底捞大中华区上半年所有餐厅接待顾客总数超过 2 亿人次,翻台率达 4.2 次 / 天,接近 2019 年的 4.8 次 / 天。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海底捞自疫情后 2022 年扭亏为盈至今的三年里,首次增速下降。去年同期海底捞营收与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臻选店人均消费超 600 元,对标新荣记
高端火锅生意难做,但海底捞今年却选择向更高端迈进一步。
7 月底,海底捞全球首个臻选店在北京开始试营业,至今营业 2 个多月。门店选址在北京国贸汉威大厦,瞄准高净值人群,可以称得上是海底捞 Pro。
海底捞臻选店最引人关注的是它的价格,筛选掉一大批消费者。与常规海底捞门店不同,海底捞臻选店客单价比常规门店客单价高出六倍之多,人均 600 元以上(常规门店客单价今年上半年为 97.9 元),而且,还要收取 10%-15% 的服务费。
臻选店对标新荣记和米其林餐厅,而新荣记素有 " 米其林收割机 "" 中餐天花板 " 之称。据臻选店工作人员向 Tech 星球介绍,门店菜品和服务品质都做了非常大的升级。主打粤式火锅,门店有金汤花胶鸡锅、波士顿龙虾汤锅、特色澳门猪骨鸡脚锅、招牌鸡煲翅锅等招牌锅底,还提供海鲜养殖区域,澳洲龙虾、加拿大象拔蚌、阿拉斯加帝王蟹、生猛红东星斑等均能实现 " 海鲜现捞 "。
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在臻选店开始收取服务溢价。臻选店员工称,收取服务费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锅底或和牛菜品有现场的服务人员或厨师现场为顾客烹饪,关注顾客个性化需求,鲜花布置或 DIY 饰品为整体就餐提升氛围感等。
开业初期,臻选店预订与上座率都很高。海底捞数据显示,臻选店试营业期间,晚市几乎是满座,包厢预订排到两周后。门店工作人员透露,充值 5000 元起步,顾客一般充值 5 万、10 万的比较多。
不过,随着开业红利消退,高端品牌也开始妥协。臻选店目前已上线两款价位较低的团购套餐,分别是 398 元双人套餐、999 元四人套餐,人均消费拉低到 200 元 -250 元左右,消费者在工作日可以使用。这与高端定位略显左右互搏。
餐位预订不再像开业之初紧俏,甄选店上下两层共九个独立包间,大厅十余个餐位。目前臻选店已经可以预定 " 十一 " 期间座位,但国庆期间暂时只有少量预订,餐位富余很多。这与其他米其林餐厅火爆程度还有一定差距。
用户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觉得海底捞臻选店食材与服务都不错,物有所值,有人则觉得性价比低。
对于海底捞而言,更高端的臻选店,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也为品牌筛选出了高净值人群,但经验可能很难被复制,对海底捞业绩增长贡献也很有限。海底捞方面称,未来臻选店门店数量不会太多,且主要布局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下沉推 " 穷鬼套餐 "
业绩承压之下,海底捞打响了自己的火锅保卫战,既要冲击高端,又要下沉。现在海底捞火锅价格带,上至人均 600+,下至人均 20+。
海底捞 2022 年推出的外卖套餐品牌下饭火锅菜,是其为数不多还在高速增长的业务。海底捞财报显示,上半年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达 59.6%,从去年同期的 5.81 亿元增长至 9.28 亿元。除了传统火锅外卖," 下饭菜 " 一人食精品快餐业务增长迅速,上半年贡献超过 55% 的外卖收入。
如今,海底捞下饭火锅菜也开起了线下店。北京唯一一家 " 下饭火锅菜 " 实体店开在国瑞购物中心 B1 层美食街内,该门店面积不大,只有 8 组桌椅,没有人工点餐窗口,用户只能二维码扫码点单。
与常规海底捞门店不同,下饭火锅菜门店主打拌饭、冒菜、麻辣拌(香辣干拌)三大核心品类,共 16 款产品。装修直接将五大明星菜品印在取餐窗口上:臻选红烧牛肉拌饭、浓香番茄牛肉粒拌饭、番茄虾滑捞饭、咖喱牛肉饭、日式蒲烧鳗鱼饭。价格在 24.72-45.9 元之间,被不少网友称为海底捞 " 穷鬼套餐 "。
一人食的下饭火锅菜门店,没有海底捞的特色服务,也没有水果小菜自助,只有小料、海带汤、小零食免费。
门店员工称,其他门店可以在店内堂食下饭火锅菜,但下饭火锅菜线下门店目前只有一家。门店 5 月底开业,至今 4 个月时间。因为门店位于写字楼附近,所以周一到周五工作日顾客比较多,周六日没什么人。最受欢迎的单品是浓香番茄牛肉粒拌饭,线上外卖与线下堂食都是最受欢迎的。以前最受欢迎的是咖喱牛肉饭,不过后来下架了。
拌饭利润空间不小,虽然与海底捞客单价近 100 元相比,穷鬼套餐价格已经算是很接地气,但定价仍不算便宜。以浓香番茄牛肉粒拌饭为例,接近 25 元一份,每份都是固定的食材配比,员工从提前制作好的食材盒里取出称重,一份浓香番茄牛肉粒拌饭实际上牛肉粒只放两勺,加上玉米粒、青豆、芹菜、番茄汤、米饭等食材,成本或不超过 5 元。
不过,下饭火锅菜线下门店优势并不明显,因为线上外卖点单价格比线下堂食价格便宜,在门店点餐价格反而更贵。该员工表示,不少用户线上使用优惠券点单,之后在门店自取或堂食。而且,下饭火锅菜门店也是外卖订单占比更大,大概占到 7 成,堂食订单只占 3 成。单堂食收入可能根本无法覆盖一家门店运营成本。
海底捞还能重回巅峰吗?
海底捞线上先行、线下跟进的策略,还要以观后效。目前可以确定的是,2025 年是海底捞创新最为激进的一年:目前已推出臻选店、下饭火锅菜店、社区店、宠物主题店、夜宵主题店、亲子主题店,以及主打多种 " 在地食材 " 的鲜切工坊等多种类型门店。
海底捞似乎在争取覆盖全年龄段、一日三餐、低中高端各圈层人群。
社区店几乎覆盖了一天时段店全部餐饮需求。9 月初,海底捞全国首家社区店在北京昌平区沙河镇玖耀里正式开业,社区店不仅能涮火锅,还售卖包子饺子等早点、熟食,主食价格在 2.9 元至 4.5 元之间。营业时间从早上 6 点到凌晨 3 点。
从门店 " 十一 " 预订情况来看,社区店客流量还不错,该门店 " 十一 " 假期期间部分时间段座位已订满。门店员工告诉 Tech 星球,一共 20 多张桌椅,没有包间,室外就餐区则有透明泡泡屋。海底捞试图通过向社区等市场下沉寻找新的增长点。
高端的海底捞主动放下身段争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虽然海底捞并未像其他茶饮咖啡行业一样大打价格战,但也变相降价了。海底捞部分门店推出的单人、双人工作日套餐,将客单价下拉至 60 多元。" 六荤三素 " 工作日单人餐价格为 68.6 元。海底捞已经没有过去消费者诟病的那样贵了,但客流还是越来越少。
高端火锅生意越来越难,门店密度增加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经营压力。一位海底捞门店员工告诉 Tech 星球,他所在的门店为新开张门店,平时工作日购买单人团购套餐的比较多。门店不远处有另一家老门店,新开门店分流了部分老店客人。而且,老门店主打家庭聚餐,新门店主打夜宵主题,晚上客人会特别多。
2025 年上半年,海底捞净增门店数量为负。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海底捞品牌共经营 1363 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中国大陆地区 1299 家,港澳台地区 23 家,另有加盟餐厅共 41 家。上半年,海底捞新开自营餐厅 25 家,加盟餐厅 3 家,但因经营效率不佳或其他商业原因关闭门店 33 家,净增门店为 -5 家。
截至发稿,海底捞市值为 712.36 亿港元。2018 年上市之后,海底捞市值峰值曾超 4300 亿港元。
不止海底捞,整个火锅行业日子都不算好过,呷哺呷哺旗下中高端火锅品牌湊湊,一年半的时间关闭 90 多家门店。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9 月 16 日,火锅行业全国总门店数 53 万多家,近一年新开店超过 16.5 万家,净增门店却为 -27126 家。这意味着,过去一年,有 19 万多家火锅店闭店。
高端与下沉策略,让海底捞发展战略看起来略显左右摇摆。海底捞旗下子品牌虽然上半年已为集团创造近 6 亿元的营收,但火锅仍是其核心业务。火锅业务增长仍是海底捞眼下当务之急。
四处出击发展新门店,固然代表海底捞的创新与破局决心,但也同时暴露着海底捞的增长焦虑," 既要又要 " 策略充满了挑战。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714.org.cn/gov/705.html发布于 2025-09-25 16:00:3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